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路可退(诚实和善良。...) (第2/3页)
会那头,孟媛女士亲自过来,她是又气又心疼。 “这两天我与海澜去了苏州,这事他们处理得太草率。昨晚开会到2点,姜姜,还是希望你不要受影响,沉心静气走到最后。” 任何公平都是相对的。 一点点私心与私交,就能使天秤倾斜。 孟媛告诉她,那位黄姓负责人与晏修诚关系交好,利益往来不得而知,但联合一致倒是真的。 孟女士离开后,卓裕说:“没事,不参加也罢,你看你,熬得眼睛都红了。” “想什么呢?”姜宛繁神色震惊,“我怎么可能不参加!” 第二轮的“山川明水”主题,姜宛繁完成了一幅《归江南》。不同的是,她这次采用蚕丝绣法,绣布是蚕丝结成的薄片,这种质地像绒毯,柔和、厚重,恰好打出了海纳百川的底。 姜宛繁以针为笔,图案倒没多复杂,勾绣出丹寨一貌。最后以马尾梗线勾勒轮廓,闻一知十,栩栩如生。 这一幅《归江南》,在评审时意见最统一,给出了当之无愧的最高分。 评定后,大赛官博展示出优秀作品。特意将第一和第二并列展出。 这条微博热度之所以最高,除了之前那场风波余味未消,还有被更权威的官博号转发,受到更多的关注。 这两天,吕旅的心情特别好,没事就哼歌,哼得店里的老师傅捂耳朵,“不要再哼了,换一首行吗?” 吕旅笑嘻嘻地说:“您心情不好吗?心情不好就打开评论看一看。” 姜宛繁和晏修诚的作品展示里,大众的偏向十分直白: 对!第一名就是比第二名好看! 姜宛繁不怎么上网,一天天的,绣的脖子都快断了,只想躺着不动。吕旅十分贴心,给她截图各种评论。姜宛繁想起来了,就回个字:“哦。” 吕旅跟卓裕说:“也太淡定了吧!” 结果卓裕比姜宛繁还淡定,“你师傅的水平一直稳定发挥,她自信,有底气。” OK,果然是夫妻。 两轮淘汰后,最终15人进入决赛。 决赛是网络直播的方式,自己拟定主题,现场完成创作。在有限时间内,更考验技艺。 孟媛跟姜宛繁通了个气,告诉她,“这才是重头戏,文创、国博馆、文管局,届时都会有相关负责人莅临,当嘉宾是一方面,主要是考察选拔。你年轻,技术好,好好发挥,前途无量,也算不辜负我对祈老师的承诺。” 这边相谈甚欢,卓裕安静坐在不远处,一直打量姜宛繁。 祁霜告诉她,“三奶奶的手艺你晓得的,不比我差。她又喜欢绣大件,有时候一两年才能完工。那老板就是看中了三奶奶绣的那条喜帐,出了很高的价格。但三奶奶没同意。” 小水还是摇头,“不拿了,给了就是给了,不能反悔。” 姜宛繁灵感暂时短路,兴致缺缺地“嗯”了声,“都被你否定了,我现在要睡觉。” 姜宛繁瞄他一眼,“你有什么好意见?” 不是不想关心,而是近乡情怯,以及一丢丢的寒心。 小水儿还以为受到夸奖,高兴地又说:“不仅这两个不好看,前面几个也不太好看。” 这边,小水回到家。残破的院子里,两个男的正在和他mama说着话。 另一人搭话,“快决赛了吧?她应该很擅长绣山和水,决赛肯定也绣风景,这样胜率更大。” 全家人都能明显感觉到姜宛繁的情绪变好了,每天精神奕奕地翻资料,看绣图,来灵感的时候,随时拿笔画下来。 十四五岁的男生,眉清目秀。不忍往下看那没了半截腿的身体,空荡荡的,每走一步就像摇晃的秋千。谁看了都得感叹一句命运不公。 正说着,祁霜扶着位老人走进来。 卓裕怕姜宛繁又跟妈置气,暗暗紧了下她的手,“mama是心疼你。” 小水皮肤黑,衬得眼睛更亮,像雨后的葡萄林。 那个没了半截身子,去年,霖雀特大暴雨灾害里,姜宛繁救过的那个男孩儿。 姜宛繁被堵得无奈了,那天走了出去,给每人发了一瓶椰奶,“天气这么冷,回去办公吧。我没什么好采访的,就算回答问题,说太专业了你们也听不懂。比赛那天,你们直接看我绣吧。” “先哄你。”卓裕笑。 这俩人他知道,是来霖雀镇收绣品的,之前也卖给过他们几样小物件。 “我知道你不擅长绣人像,但既然已经知道,你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只要你比她先完成,我跟那边打好招呼,你的作品排第一个打分。” 决赛日期在十日后。 小水正在看微博看得仔细,顺口接话,“不是山水,她绣苗族群像。” 午饭后,小水礼貌地跟他拜拜。 姜宛繁红着眼睛,“嗯,所以你出现了。” 这天,两人空手而归,反倒傻乐一路。进门的时候都没注意到有客人。 另一人试探,“要不拿回来?我们可以给现金,现在就给。” 小水摇头,“都不好看。” 1 晏修诚的手指紧紧蜷缩,关节用力到泛红,哪怕是笑,下颌骨也不自觉地颤抖,“好,我知道了。” 她跟祁霜聊天,把三奶奶和小水儿叫来家里吃饭。有时候也会问问她们的意见,意见相悖时,她会问小水,“你觉得哪一张好看?” 小水默不作声,他都这样了,还大生意呢,就这小小的霖雀镇他都走不出去。 一场秋雨一场凉,寒潮将至,冬天也不远了。绿化带附近时不时地窜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