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节 (第2/2页)
能体现许谈瑶的成长,也表达对逝去的重要人物的尊重。 许幼薇掀开被褥起身,稍稍活动了一下。 她这具不知道躺了几天的身体僵硬得不像话,稍微动一动就感觉骨头在咔咔作响。 许幼薇扭扭腰伸伸腿,心想,不行啊,这身体这么脆弱,怎么在宅斗世界生存啊,看来是时候捡起她万能的广播体cao了。 不管怎么说,既然接手了这具身体,也只能接受这一团乱麻的人生了。 索性婚事什么的离得还远,可以暂且放到一边。 既来之则安之,没什么大志向的许幼薇已经定下了自己未来生活的第一个小目标—— 避开女主,逃避宅斗剧情。 回想许谈瑶临走前的那副神色,怎么看也不像是相信,反倒更像是觉得许幼薇会憋着更大的坏事。 不过这也不奇怪,原主的确对许谈瑶怀有恶意,前世也做过栽赃污蔑,背后给许谈瑶穿小鞋的事。这一世倒是没机会了,如果原主没死,想必这两个人能斗上个几十章吧。 许幼薇和原主不一样,小时候在孤儿院她就是最傻白甜的那个,毕业了更没斗得过整天笑眯眯的同事们。她对自己认知很清楚,完全不想和宅斗文女主有什么恩怨。 希望女主能大人有大量,看在她不争不抢、遇事就躲的份上放过她吧。 许幼薇在自己的屋子里待了一下午,绕着桌椅转了几圈,东摸索西观察,对这个完全陌生的时代充满了好奇心。 尤其是原主的首饰,真的不得不感慨古代工匠的巧手与智慧啊。 没有手掌大的簪子上居然可以镶嵌得下那么多珍珠宝石,流苏更是精妙,微微摇晃,在光下映出细碎的流光。璎珞,簪子什么的还不是一支两支,是好几个盒子都装不下。 这些在原主的记忆里似乎都算不上什么。 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侯府就会从公账走款为大房二房三房的女眷置办饰品服饰什么的,而许幼薇有许夫人的私库补贴,更是了不得。 书中一句轻飘飘的受宠,远抵不上亲眼所见来得让许幼薇震惊。 这要是实在过不下去了,打包卖掉也够好吃好喝过一辈子了吧。 在许幼薇美滋滋地试戴这些首饰的同时,她还不知道,因为她的醒来,侯府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 寿喜苑。 许老夫人坐在最上首的位子上,岁月在她脸上留下深深的刻痕,但仍依稀透出几分年轻时的风采。此刻闭着眼睛,眉头微蹙,表情看不出喜怒。 平常最得她赏识的刘嬷嬷表情严肃地站在她身边,两个年轻的丫鬟低垂着头,为许老夫人斟好茶,半点也没把视线放到下方跪在地上的人身上。 列坐在右侧的大夫人和三夫人见此情形,心里不约而同有了几分计较。 唯独左侧独坐的许夫人坐立难安,她顾不上礼仪,频频转头看向许谈瑶,发髻上的朱钗晃动,流苏相撞发出微小的声响。 许谈瑶跪在地上,虽已是伏夏时节,地面却未染上暑气,双膝相并,这份凉意透过薄薄的衫裙,几乎凉到心里去。 她就知道,许幼薇没说是她推的,但也没否认,那次落水声势很大,来的人几乎都见到了自己在场,说和她一点关系怕是没人会信。 许幼薇若是直接指认了是她推的,反倒招惹几分怀疑,但她否认了,这下只会让人深信不疑,还要夸赞她一句善良,替做错事的姐妹遮掩—— 毕竟谁会相信是身体不好的许幼薇自己跳下水塘的呢? 好个许幼薇啊,真是小看了你。 许谈瑶眼眸微暗,微低下头,额前碎发挡住了她的神情。 刘嬷嬷将已撇去浮沫的茶盏递到许老夫人面前,老夫人这才睁开眼,接过茶盏抿了一口,眼神略过许谈瑶,转到许夫人身上: “你自幼学的那些个礼仪姿态是都随着年龄忘光了吗?” 许夫人没料想第一句是朝着她来的,她已经许多年没有听过许老夫人指责,瞬间羞红了脸。大夫人和三夫人心里却都清楚这句话是在拐着弯呵斥许谈瑶,许夫人更多的是被迁怒。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并没有选择在这时候开口。 许老夫人不是不清楚内宅这些腌臜手段,她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孙女其实也没什么恶感,活到她这个年龄,很多事她看得透,只要不牵扯到侯府相关的大事上,她都是冷眼旁观。 对嘴甜乖巧的许幼薇多几分宠爱无伤大雅,让她不喜的是许谈瑶的态度。 她这个孙女,表面看起来和侯府其他孙女没什么两样,其实心里对侯府毫无归属感,甚至不会考虑侯府名声怎样,长此以往,府上怕是压不住这样的姑娘。 许幼薇这件事不论谁对谁错,总要借机敲打一下许谈瑶,让她别忘了侯府才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 “年龄大了,这些天我总是睡不好,”许老夫人将茶盏放下,“就由宜瑛来侍奉几日吧。” 宜瑛是许夫人闺名,她脸还红着,起身行了一礼,低低地应了一声。 大夫人看了眼还跪在地上,自被传召进来就跪着的许谈瑶,她十分机敏,知道这时候该接上话头了: “老夫人身子不爽利,下面的小辈们都不知道该急成什么样,依我看呀,不如让谈瑶做个代表,抄几卷佛经给您,以表小辈孝心。” 这便算是台阶。 许谈瑶听懂了,咬着牙往前膝行半步:“谈瑶愿为老夫人祈福。” 抄写佛经就是变相的禁足和警告了,她纵是心里有怨,但现在脱离不了侯府这棵庇荫的大树,她就还不能和老夫人翻脸,只能忍下。 老夫人得到了想要的回答,这才吝啬地将目光放到许谈瑶身上,点了点头。刘嬷嬷又笑着说了几句缓和气氛的话,借口老夫人需要休息,将几人送出了寿喜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