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糖糖和钟子期  (第1/2页)
    第六十一章糖糖和钟子期    铁心源当然不会用老石匠的那三个字当这座楼的名字。    如果用了那个名字,这座楼就白盖了,前期付出的所有手段都会付之东流。    听说朝廷已经嫌弃庆历这个年号不好了准备改掉,据说新的年号叫做皇佑。    在这个普天之下都在等待皇帝保佑万民平安的时候,你给一座准备请皇帝入住的楼阁叫做止步?    其实在铁心源心里觉得老石匠起的名字其实是不错的。    唯一错的地方就是他的消息太闭塞了。    这也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不是才华上的,而是信息上的,以及时空上的。    之所以会问老石匠,是为了稳定日益庞大的工地。    张巡检为了修建这座宫殿,已经调集了六百多名陈留本地百姓。    再加上汝州,东京过来的工匠,人数已经接近一千人了。    如何管理好这一千人,是非常考验人的。    稍微出一点差错,被有心人混进来,转眼间就是一场大灾祸。    弥勒教就是专门干这事情的,蜀中修筑栈道的工匠造反了,河北营建城垣的厢兵造反了,就连修建钱塘江堤坝的工匠都莫名其妙的造反了。    因此,不由铁心源不多加注意。    一般来说胸中怨气最大的一般都是最艰苦工地上的人,也是最容易被挑逗起怒火的一群人。    至于那些相对比较轻松地工地,匠人们一般是有一种小小的满足感的,只要自己不在最底层,一般不会容忍格局发生变化。    就因为这个原因,铁心源和巧哥来的最勤的地方,就是采石工地。    中午的时候,水儿赶着一头驴车过来了,驴车上放着一个很大的水瓮。    铁心源招呼那些正在吃自己干粮的石匠过来喝rou汤。    铁心源倒掉老石匠碗里的开水,装了满满一碗rou汤递了过去。    自己也装了一碗,把炊饼撕碎了放进rou汤准备开吃。    老石匠从自己的碗里捞出一块rou骨头,放在一个少年的碗里。    铁心源见状,也把自己碗里的rou骨头放进另外一个少年的碗里。    这中间不必说话,老石匠看了铁心源一眼,就把自己的黑面炊饼泡在rou汤里,有一口没一口的吃了起来。    铁心源的炊饼自然是白的,所以坐在一群衣衫褴褛的人中间很是显眼。    老石匠制止了铁心源要把饼子换掉的冲动道:“什么人什么命,该什么人享受的福分就该是什么人的。    吃一辈子黑饼子不算什么,你无缘无故的给了他一块白饼子,让他吃顺嘴了以后,没本事挣白饼子回来,那就只有当贼偷了。”    老人家说的很有道理,因此,铁心源就坐在那里心安理得的啃骨头吃白饼子,按照老人家的话来说,这都是该的。    一桶rou汤分发下去之后,水儿小声的告诉铁心源,有三个人不喝。    铁心源不觉得在这个脂肪严重匮乏的时代里,有人会拒绝一碗该是自己的热腾腾的rou汤,除非是有别的原因。    他觉得应该观察三天再说。    石匠干的都是力气活,吃不饱是没有办法出力气的。    大宋官方对于边远地方的百姓还是比较仁慈的,只要是出劳役就会有伙食补子,也就是说只要你出劳役,官家就该管饭。    东京附近的百姓却没有这个便利,出劳役的时候不但要自带工具,连干粮都是从自己家出。    官府给出的解释是京都百姓富庶,大多为二等户,边远之地的百姓穷困。    铁心源知道的理由和这个不一样,同窗田源的父亲就是户部官员,听天源讲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偏差,唯东京兵力强大,不惧造反耳。    铁心源观察了三天那三个不吃rou的石匠,糖糖也大醉了三天……    第四天早上的时候,面容憔悴的糖糖离开了陈留乳山。    铁心源过去送的时候,糖糖的笑脸很好看,从袖子里拿出一小串已经干枯的糖葫芦给了铁心源。    这是在王家上学的时候做的。    那一年,王家庄子给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