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陛下!山东民变了! (第2/2页)
但…… “祁镇……”他的身边垂下来鞭子,血液滴滴答答往下落,落出小小一汪血泊。 朱祁镇吓得脸上神情忽然一片空白,一双眼睛要哭不哭。 朱瞻基那张轮廓分明的脸上不见表情,他一字一顿:“你不要怪父皇。尽管你还没做那些事情,但父皇是大明皇帝,要对大明负责,你身为大明太子,亦需要给天下一个交代。是……是父皇驾崩得早,没能教好你……”说到末句,朱瞻基已是潸然泪下。 废太子诏书被丢到司礼监太监手中。那太监高声念—— “朕纂绍皇图,临驭万方,为王朝千万记,当传宗继统,顺《春秋》之言,立嫡以长不以贤。皇长子祁镇最长,望其能克承大统。” “迨天幕所言其执政年间,上违孝道,下近危殆,恃国力雄厚,一意孤行,御驾前征瓦剌,乃至被俘虏手,为虏扣关。” “非祁镇,瓦剌无法侮慢我大明,侵犯我土地,欺压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险些迁都南京矣。” 【是以,山东饿殍满野,盗贼啸聚,流亡者若不骈死道途,必致群行攻劫。】 崇拜狄青的各朝代之人已经炸了:“旌忠?他配吗!!!” 【王振。】 “朕之不德,爱后而立其子,令其盛宠,人人捧高而顺从,此祁镇不知天高地厚,自私自利所由来也。” “别侮辱旌忠元勋!” 你儿子可是第四呢,恶事不多一点配得上他的排名吗? 兵部尚书杨士奇委婉提醒:“毕竟赵构才第五。” ——宋仁宗在狄青死后,亲自为其题碑,曰"旌忠元勋"。 至于那王振,被朱瞻基下令活活打死,丢进乱葬岗中。 这个想法还没完,天幕已经转到下一个画面。 天幕已经说到朱见深如何帮这些大臣平反—— “天生狄公,辅圣推忠!情存义烈,志嫉顽凶!王振阉人不过是一个借皇帝信任,cao弄皇权,作贱忠良,败坏社稷的小人,死后当有狗食尸,鸟啄肝,有何资格与狄公得同一赞誉!”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镇复辟。】 在朱祁镇未曾发觉的地方,民愤、兵愤、臣愤……已是悄然凝聚,愈发壮大,如同气团鼓胀,气流在里面左突突又撞撞,只等着到达那临界点—— “陛下!山东民变了!” 这些大臣幽幽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怨恨之气,朱祁镇在这一刻,心慌意乱了:“朕这就将王振杀死!来人!快去将王振杀了,枭首,放囚车中轮转各路,任天下人唾弃!” “呸!” 【景泰七年十二月丙辰日,山东发大水,灾情甚重,百姓尸身填于沟壑之间,尤其蒲台、齐东二县,前者一县之民尽逃他州,后者四十余里人户止余九里。】 【商辂被召回,任命为内阁首辅。】, 【范广,王诚,陈循等人亦被平反,被贬谪的官员亦官复原职。】 正统十四年。 “轰!!!” 你给王振招魂,那我们算什么? 朱瞻基手里那根鞭子还没丢,隐隐传来血腥味。他茫然了很久,茫然地问周边臣子:“还没结束?赵构都没这么久……” 命令下去了,似乎能够消除怨恨,然而朱祁镇不知为何,依然觉得浑身发冷。 终于可以不用被气…… 你给王振立祠,那我们算什么?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 正统十四年。 “终于结束了。”朱瞻基松一口气。 【于谦被赦免其亲族并加恩。】 【这个庙,朱见深并未来得及拆除,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处理——因朱祁镇之故,百万荆襄流民造反。】 【二月,为清理朱祁钰的亲信,调薛希琏于南京刑部,此时,山东灾情未解,而朱祁镇只顾着在朝堂清理官员,并未再派巡抚官前往山东。】 “陛下!军队生哗!” 知道自己在将来会死在土木堡之战里的大臣和士兵们:“……” 山东百姓轰的抬头,不敢置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滚啊!” 【他给王振祭葬、招魂,立祠曰:旌忠。还因王振头颅被樊忠击杀时砍下来,躯身在乱军之中被踏成rou泥,他便用香木为其雕刻一具身体,代为下葬。】 “怕什么……”朱祁镇轻声告诉自己:“你是皇帝啊,你有什么害怕的……” 【朱祁钰命刑部尚书薛希琏巡抚山东。】 “朕观其何以继承宗祀,上告宗庙,废为庶人,囚皇陵,服用廪给之类,及冠前从下等奴婢待遇,及冠后作田舍奴,无耕便无饭。” 说完,朱祁镇便被侍卫带走,不论他如何哭叫,朱瞻基都始终背对着他。 “陛下!还有那些大臣,他们……他们……” 【朱见深为大臣平反,朱祁镇也在为一个人平反——】 我不气我不气我不气…… 你给王振考虑尸体不完整,试图用香木尸身来代替,好令他享受香火祭拜,那我们算什么?!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醋。溜''''''''儿,#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