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十六、答案 (第3/3页)
之中呢? 怀抱着疑惑,这回他的手伸向了右侧,而这回的书简显得厚重,他花了一段时间才读完,却也因此明白了许多事。 为什麽丁任两家始祖何以不远千里而来,为什麽恩师当年将自己带到国君面前时露出的却是哀伤之sE,为什麽在国君面前提到他时用的是麒麟二字,为什麽祝官的位置并未传给师弟而是留给他,为什麽……,为什麽…… 一连串存在却未曾留意的疑问一一串连,最终得到的却是延续近三百年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许历年丁任两家出任祝官的人们都曾思考过,却始终没能得到答案。 概因书简如此记述:「……太王崩,十徒争议,曰麒麟昇王论!粦侯十徒,论有别,成水镜。」 至王为粦侯之父,太王则为粦侯长兄,至太王崩殂之时,粦侯仍是盛年,而粦侯的徒弟们思考的却是该不该将粦侯拱上王位,最终粦侯的弟子们因争论而成了水、镜两派。 再结合前一卷书简来看,最终留在粦侯身边的只剩丁壬两位,而粦侯最後的遗言则是丁壬一派的结论。 「天下太平,愿足。」 他阖上了书简,眼前所见却是摊在座位前方,案上那尚未刻录文字的空白书简。 黑暗之中景象、耳语、文字反覆交错,似是心神紊乱,却始终导向相同的一个问题。 先祖能谓「天下太平,愿足」,那他呢?在这无尽的黑暗中,他无数次思考过这个问题,却始终没能得到解答。 或许曾有一个答案,但他无法在那一片黑暗中肯定的说出口,而後大疫掩至,更是没有了思考这些事情的余地,只因他也染上了疫症。 那较之人为的黑暗而言,是更加深远的深渊,似是坠入其中後便再也没有光明。 只是在那阵无边无际的黑暗中,他听见了声音。 「你在房中撤走了针线剪刀,不就是不想让我轻生吗?可你此刻便要先走一步吗?若是这样,你还不如先将那天夜里的事情做完。」 这是nV子之声,可他一时之间想不起是谁的声音。 「兄长,我……不知道该怎麽做。明明所有事情都如同兄长留下来那般去做,可为什麽阻止不了疫症扩散。」 那声音如同哭诉,但他已无力回应。 再睁眼时,已如隔世。 他在接下来的时日中不曾见过那团黑暗,而他选择了b此前更加坚决的方式隔离染疫患者,甚至不惜将他们送到了北仓的聚落中。 疫症确实不再扩散,无论是痊癒或是病故,染病者终究是在逐渐减少,大疫终结在望。 就在确认隔离聚落中再无患者时,可以宣告大疫终结时,舒侯带来了另一个消息。 1 「你的父亲,我的挚友,方才过世了。」 那一刻,曾被压抑在深渊之中的诸般种种再度涌上。 自儿时起,他就知道自己经历的一切并不正常,可他没有说出口、没有质疑、没有反对,哪怕父亲疏远他,哪怕手足对他心生畏惧,他也不曾做过反抗。 将他交给祝官教导,一方面是只有祝官适合,另一方面则是众人皆知祝官必然已定国为重,不会因为他的身分特殊而有非分之想。 他不需要去学舍受教,是因为不希望他与国中同龄者接触太多,从而培养出自己的势力,对定国的少君造成威胁。 他展露出些许与嫡子公子召竞争的念头,舒侯便将他带到国君面前,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GU念头拔除。 他的妻子天生病弱,是看准了因为母亲的事情,哪怕她无法生育,他也绝对不会弃她於不顾,将他的影响力控制在一身之内,而无法随血缘传胤。 他的祝官之位或许是君父能给他的最高身分地位,可那背後仍然隐藏着知道自己不会辱没恩师之名的算计,让他除此之外再无暇分身。 公子召起初对他心怀畏惧,後来日益亲狎,或许也是抱持着拉拢的态度,而他直到最後才明白那份情感是否为真。 父亲心中怀着怎样的愧疚与痛苦,他都看在眼中,所以对他诸般限制,不让他有任何余地去争夺,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1 诸般枷锁,种种困境,他都可以理解,甚至是接受。 所以当身处黑暗之中,被层层压迫得难以起身时,他也未去挣脱。 「我甘愿。」 这是他原本未能说出口的答案,可此刻又是如何呢? 只要他不反抗,只要他接受这一切,那麽父亲哪怕痛苦,却也能维持住他用这些苦痛换来的安稳──二弟或许会在他之後继任国君,纵无建树亦能安稳的过完一生;三弟总有一天会明白,夫人对他的次次驳斥,是在保护他与四弟,不让他们被夫人身边的人所伤害。 只要能维持住这一片和谐安宁,那他受的这些委屈也有意义,然而二弟在向他哭诉自己的无能为力後病逝,临终指定将代掌国事的权柄交到他的手上;父亲也在曾经努力维持的平衡崩溃後辞世,彷佛、彷佛这一切显得…… 「……毫无意义啊。」 而後,他向舒侯提出了请求。 此刻,他仍在灵前,身後走来的脚步声再度将他唤回,不过他想这也许是最後一次见到那片黑暗了,因为他已有了答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