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东宫侍读  (第1/2页)
    太元二十年三月,皇太子司马德宗出就东宫。    东宫,位于皇城东南位,有三门,正南承华门,正西奉化门,正东安阳门。这几日杨安玄在三门之间来回奔走,为即将到来的太子娶亲做准备。    内外重新洗刷了一遍,更换陈设、修缮门窗、清扫庭廊,门柱刷漆,重描彩绘,换去破损的石砖;换上新纱幔、挂上红灯笼等等。    杨安玄兴趣盎然地四处奔走,趁机仔细观察着晋时的建筑风格。    历史上的晋代建筑在战火中损毁一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后世人考古只能从文献、日韩的古建筑中来推测当时的建筑。    站在广场看着雄踞在高台之上的崇正殿,漆瓦胡桃油涂瓦、金铛、银楹、金柱,在阳光下闪着光亮。    东宫仿照太极殿,正殿崇正殿,设东西两厢,分别为太子议政和娱乐之所。    杨安玄满是感慨,如此雄奇精美的建筑将消逝在时空,饱含先人智慧的建筑被战火焚毁,让穿越之人分感痛惜。    东宫主事的是太子少傅王雅。太子六傅,减至两人,太子太傅司马道子和太子少傅王雅。    王雅是东海郯人,先祖是曹魏时的司徒王朗,当然不是真的被诸葛亮骂死。    东宫官员主要分为家政官、政务官和武官三种。家政官为太子家令、太子率列令和太子仆;政务官为太子中庶人、中舍人、太子洗马和太子门大夫;武官有太子左右中前后五卫率。    这些官员多半是兼差,中书侍郎徐邈就尚兼着太子左卫率的差使,东宫侍读属于政务官。    司马德宗入东宫不久,官员配备不齐,所以新任的四名东宫侍读也被差来做事,帮着指挥太监宫女清扫修缮。    王雅在东宫主事,安排庆典事宜,几位东宫侍读的能力看在眼中。十件事分派下去杨安玄能完成五件,羊欣和褚秀之能做成十之一二,而谢混主要是负责风神如玉、无为而治。    还有两日便是太子大婚的吉日,布置差不多准备妥当了。看看日头西斜,王雅拿起放在席边的麈尾走出东厢,夕阳辉照下一片金碧辉煌。    承华门,红灯笼已经高悬在门洞。王雅微微皱起眉,看见杨安玄高挽着袖子,提着水桶冲刷着地面,宫人跪在地上洗刷,看样子有说有笑。    王雅一皱眉,身为东宫侍读怎能亲手cao持贱业,有失体统。    不过,杨安玄做事勤快,勇于任事,王雅对他有几分喜爱,以后见到找机会点拨他几句。    …………    七月初六,冲鼠戊子煞北,黄道吉日,宜嫁娶、祭祀、祈福、纳财。    太子司马德宗迎娶太子妃王神爱及太子侧妃羊芷兰、阴慧珍。羊芷兰,泰山南城人,与东宫侍读羊欣是族兄妹。    钟鼓丝竹声从太极殿方向顺风传来,庆典在那举行,杨安玄是没有资格参加庆典的。他穿着簇新的官袍与一众东宫官员站在承华门外,迎候着成亲的车驾到来。    巳末,甲士持旗先行,鼓吹随后,左右两行仪仗队,执戟楯于外侧,执刀楯于内侧;连绵不断的车驾、骑兵护卫、执戟吏员,排成长队,从太极殿逶迤到东宫……    杨安玄随同众人拱手恭立,满目充斥着喜庆的红色,耳边是喜庆的丝竹声,那个灵秀的女娃儿成亲了。    阴慧珍风光地嫁给了傻子太子,眼前情形盛大繁华,人人脸上露出笑容。杨安玄心中泛起淡淡的伤感,从此再也听不到那清越的笛声了。    油軿车装饰着华美的彩绸,在丝竹声中缓缓地驶进承华门,阴慧珍木然地坐在车内,心痛至极处便没有了感觉。    魂魄早已不在,剩下的躯壳机械地按照宫人所教的规矩,木然地行礼、跪拜,乘车。    车身一震,阴慧珍如同梦中醒来,透过纱幔隐约看到道旁侍立的人影,杨公子应该站在那里吧,心中猛地一绞,泪无声地滴落。    …………    十日后,新婚的太子升坐崇正殿,东宫的官员依次参拜。    高座之上的太子司马德宗目光呆滞,毫无焦距地看着前方,呆若木鸡。琅琊王司马德文侍立在太子身旁,出声替太子应对着。    这个才十一岁的小皇子,口齿清晰,应对得当,杨安玄心中暗自叹息,若是让司马德文继承皇位,这东晋的天下说不定能延长几年。    东宫侍读的职责是陪太子读书,也有为太子解释儒家经典、治国之道的辅佐之用。    太子司马德宗冷暖不知,连话都不会说,替他讲儒家经典是典型的对牛弹琴,琅琊王司马德文陪伴在太子身边,这侍读实际上变成了陪琅琊王读书。    前来替太子讲授的都是大儒,车胤、徐邈、庾弘之等人隔天分别前来。    司马德宗且不说他,司马德文只是十一岁的小孩,性情好动,喜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