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4章 各省军情 (第1/1页)
回到南京第2天,杨烜略事休息,立即召集军政委员会开会。军政委员会已成为帝国最高权力机构,总揽全国军政大权,杨烜为主任,委员共有6人,分别是: 革命军副总司令薛昊、总参谋长冯可钦、6军司令陈虹、海军司令唐约翰,军政府政务卿6雨晨,资政院院长杨国琛。 战争时期,军队地位尊崇,故有4人进入军政委员会。薛昊地位最高,年纪也最大,但因旧伤复发,已经卧病不起。薛昊之下,便是冯可钦,故由冯可钦主持会议。 开会之前,杨烜问冯可钦道:“副总司令病情怎么样了?” 冯可钦摇摇头,说道:“病情很不乐观,拖1日是1日了。” 杨烜听罢,颇为伤感。薛昊最开始是天地会至臻堂的香主,地位仅在堂主之下。 当年杨烜起兵,以至臻堂会众为班底。堂主原本猜忌他,幸得薛昊全力支持,杨烜才得到至臻堂的拥护,最终突破清军的围剿。 他长期担任革命军副总司令,1向以大局为重,从不争功揽权,1度只负责后勤事务。他始终任劳任怨,就像个老大哥1样,从不抱怨,默默支持杨烜。 可到了战场上,薛昊同样不遑多让,有勇有谋。当年革命军东征广州,薛昊率领后队追击8旗骑兵,身先士卒,身受重伤。 虽然他保住了性命,但旧伤1直未能痊愈,不时复发。总司令部从广州迁至南京时,薛昊身体状况不佳,本来可以留在广州。 但他十分好强,不想让人猜疑他的病情,带病来到南京。没想到,他伤势加重,命不久矣,怎么不令杨烜伤感呢? 杨烜叹口气,说道:“副总司令劳苦功高,为革命军鞠躬尽瘁。如今,帝国刚刚建立,革命军攻占东南半壁江山。他还没怎么享福,就病成这样。 “我明天1定抽空探望他1下。我记得他还是侯爵吧,3叔,你开完会后准备1下,为老薛晋封公爵,也算为他冲冲喜。” 杨国琛欣然应诺。颁发爵位由资政院负责,但爵位乃国家名器,轻易不能出授。帝国制度,爵位不分大小,均由军谘府提名,交由杨烜决定,再授权资政院颁发。 与军政委员会1样,军谘府同样隶属于内廷,直接对杨烜负责。通过这些巧妙的制度设计,杨烜能够把最重要的权力抓到手里,如臂使指地指挥革命军、军政府,集中1切资源进行统1战争、发展工商业。 会前有这么个插曲,众人的神色都凝重起来。不过,皇帝眷顾老臣,感念旧情,亦使大家颇受触动。 会议开始,首先由总参谋长冯可钦汇报当前军情: 1浙江、福建、台湾3省。清军已经投降,革命军已经基本占领3省全境。短时间内,清军基本不可能反攻3省。 革命军在这3省的重点工作主要有:清剿残敌,筹建守备师,推行均田运动,筹建军政府,清剿土匪,筹建浙江守波、福建马尾、上海金山3个海军基地…… 2江苏省。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已经覆灭。但清军在苏北还有残军,主力集中在徐州。革命军已经攻克徐州,将确保徐州这个4战之地,守住帝国的北大门。 革命军在江苏省的主要工作有:推行均田运动,清剿清军残敌,守卫徐州,收编捻军、太平军,镇压盐枭、枪船帮等土匪组织,筹建革命军,解散漕帮、青帮、红帮等秘密会党…… 3云南、贵州两省。两年前,杨烜授命岑毓英,让他率领1团革命军深入云南。 岑毓英胆大心细,以广西、交趾为后援,已夺取云南广南府、广西州、开化府、临安府、元江州、普洱府。以上4府2州,已经全部建成军政府,滇东南与交趾、广西两省已经连成1体。 受此启发,杨烜又令骁将朱启安,率领步2师1团人马进入贵州,目前已经占领贵州兴义府、都匀府、黎平府3府,与广西省连成1片。 岑毓英、朱启安各以1团孤军,深入敌境,竟然打开了片天地,颇令杨烜意外,亦令众人刮目相看。 总司令部已将云南、贵州的两支孤军改编为独立1旅、独立2旅,又向两省派驻干部。接下来,岑毓英、朱启安2人要稳打稳打,在占领区内均分土地,建强军政府,逐渐向西推进。 4安徽、江西、湖北3省。这3省敌情最炽,湘军已经夺取战场主动权。暂编旅负责统1指挥3省战场,颇感吃力,已经力绌难支。 暂编旅虽为暂编,人数却很多,至少有56万人。这其中,最精锐的有两千人,由海军6战队第2联队编成。其他人马以太平军为主,主要包括?殿、北殿、东殿的太平军。 林启荣为暂编旅旅长,深感太平军军纪涣散,多为乌合之众。为此,他特意下令各部汰弱留强,精兵简政。但安徽、湖北战事正急,两省太平军对裁军并不积极。 暂编旅人马到底有多少,始终是笔糊涂账。因为精兵太少,林启荣在这3省只能采取守势。 总司令部建议,增派1团步兵到湖北战场,交由林启荣统1指挥,改善湖北战局形势。 5广东、广西、交趾3省。这3个省份是帝国老根据地,境内比较稳定,目前驻有步3师、步2师两个野战步兵师。 步3师建制较为完整,人马较为完备,正在广西集结待命,预备经灵渠进入湖南,抄袭湘军老巢。 步2师原为革命军最精锐的野战步兵师,目前驻守交趾。为开拓台湾、云南、贵州,革命军先后从步2师抽调3个主力步兵团,分别前往以上3省。 目前,步2师缺编较为严重,战斗力也有所下降。总司令部建议为步2师补充兵马,顺便在交趾省开展均田运动。 革命军刚刚征服交趾时,为争取地方豪强的支持,暂未实行均田。现在,经过两年时间的消化,革命军对交趾的控制大为增强。在交趾开展均田运动,争取得到交趾百姓的拥护,条件已经成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