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诡计 (第1/2页)
青莲皱眉:“王爷,姑娘她是不想让您担心,您刚走,那莲侍妾便来找姑娘,要打姑娘和我,姑娘挡住了她,她便径直告到了太后那里,禁了姑娘的足,还将奴婢送到了慎刑司。” 慕清辰大怒,完全忘了自己过来是来试探苏锦的事的:“好一个莲侍妾,本王不在,她竟敢如此嚣张。”转念一想又不对,若是太后将人送到了慎刑司,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放回来,于是问道:‘后来呢?’ “后来,多亏了瑞王爷,他去了太后那里求情,才免了姑娘的禁足。”青莲连忙说道。 慕清辰拉住柳知默仔细看了看,才放心到:“那就好,默儿没有吃亏就好了。这个莲侍妾看来是留不得了。” 柳知默连忙劝他:“王爷,不可,她是太后的人,轻易还是不要动了,何况,她如今已经被禁足了,也做不得什么,我没有吃亏,王爷就不要担心了。” “只是这样实在太过便宜了她。”慕清辰依旧不满。 “那日她来找我,多亏了苏锦meimei帮忙,才没有叫她讨到便宜。”柳知默只好自己将话题岔开。 “哦?我听说你与苏锦倒是相处的极好?” “我与苏锦meimei投缘,王爷是知道的,我自小没有什么玩伴,难得有苏meimei相伴。”柳知默说道。“只是可惜,我到底与苏meimei无缘,谁想到她这么快就走了。” “默儿,苏锦的离开,你当真是不知情的?”慕清澈忽然问道。 柳知默一下愣在了那里。 青莲连忙说道:“王爷是怀疑我家姑娘?” 慕清辰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柳知默。 柳知默不敢置信:“王爷真的是在怀疑我?” 慕清辰过去扶着她的肩膀,说道:“我没有怀疑默儿,只是这件事实在太过凑巧,默儿既然不知道,那便罢了。” “好了,为了不然别人生疑,我还要去魏青翎那里,明日再来看你。”慕清辰温柔地叮嘱她。 柳知默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却并未出声。 慕清辰拍了拍她的肩膀便离开了。 路上慕越忍不住问他:“王爷真的怀疑柳侧妃?” “按说本王不该怀疑默儿,但是事情这样凑巧,让本王也难以相信啊。”柳知默说道。 “只是王爷与柳侧妃情谊非比寻常,苏姑娘的作用王爷也跟柳侧妃说过的,她有何缘由要帮着苏姑娘逃跑呢?” “这一点,我也没搞清楚。”慕清辰皱眉。苏锦的作用虽然自己有所改变,但终归是来帮默儿的,这一点自己早就与默儿说的明白了,她为何会放走她?难道是苏锦那丫头巧言令色,欺骗了单纯的默儿?慕清辰现在也想不出什么头绪,但是苏锦离开的那一日,瑞王刚好来了府中,怎么说都值得怀疑,他不得不查。 慕清辰回来的当日,瑞王召见了苏锦,她到的时候,李玉书也在,因为上次已经打过了照面,所以这次两人相见,很是客气地点头致意,之后苏锦才对着慕凌辰行了礼:‘见过王爷。’ “不必多礼了,今日端王回京,以他的心智,很快就会怀疑到你的离府与本王脱不了干系。”慕凌辰看着苏锦说道。 苏锦低头:“想必王爷早有万全之策。” “说实话,本王还真是没有。”慕凌辰凉凉地说道。 苏锦抬头看向上面那人,一脸不相信。 慕凌辰无奈:“你不必如此看着本王,本王确实没想过该怎么办?你问他。”说着他指了指李玉书:“当初他自作主张散播消息,本王还以为他足够聪明,已经清理好了后路,没想到根本没有骗过端王,如今他要来本王府里要人,本王是给还是不给呢?” 苏锦飞快地看了李玉书一眼,又转过头来对着慕凌辰说道:“王爷与端王同样的身份,且听闻端王为人处世最是温和,无凭无据的事情,想必赖不到王爷的身上。” “你这是说本王就是无赖了?” “不敢。”苏锦连忙说道。“我的意思是王爷做事缜密,没有丝毫破绽,便是端王也无可奈何。” 慕凌辰叹气:“看着你们两个的样子,本王真是想把你交给端王,看他到底会不会着急。” 苏锦不敢说话。 李玉书更是不会搭话。 慕凌辰气闷:“本王倒是要看看你们两个到底还能装到什么时候。”说完他便拂袖而去,只留下李玉书和下首站着的苏锦。 苏锦呆呆地站了一会儿,转身冲着李玉书颔首致意便打算离开了。 本来李玉书也很是温和地点了头,却在苏锦转身的瞬间叫住了她:“苏姑娘?” 听到熟悉的声音,苏锦本能地回头看向李玉书,他却不说话了,只是定定地看着自己。 苏锦疑惑地看着他,李玉书却依然什么也不说,苏锦无奈回头,继续前行。 “苏姑娘?”李玉书再次出声。 苏锦无奈停步,这次却并未回头。 “苏姑娘可是要回房?”李玉书终于说话了。 “是。”苏锦几乎是颤抖着才说出这一个字。 “我正好也要回去,揽月轩与星月阁相近,不知可否与苏姑娘同行?”说着李玉书便已经站了起来。 听了李玉书的话,苏锦却半天没动,也没有说话,等了好一会儿,李玉书已经走到她身边的时候,苏锦才咬着牙说:“我与公子到底男女有别,还是注意些好。”说着便快步走了出去。 徒留李玉书在原地叹息,他以为自己已经装的够好了,忍到现在才跟她说了这几句话,没想到这丫头比自己还能忍,竟然拒绝了自己陪她一块儿回去的请求。 李玉书无奈苦笑,看着她越走越远的背影,叹了口气:“这丫头好像更难捉摸了呢。” 九儿摇头“二小姐这是小心谨慎的很呢。” “她向来如此。”李玉书有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