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半的距离:从好兄弟到唐宁》_第十四章|「只谈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只谈事」 (第3/4页)

    规则是容器,让热情不烫人。

    我看着那行字,喜不是大笑,是心里亮了一下。清岭隔着人群对我b了个「OK」。陆行之站在Y影里,默默把散掉的路锥摆回直线。何一舟拎着水箱路过,嘴上还是那句:「怕滑,慢走。」

    午後C场,热得像一碗刚端下来的汤。交接带练习到第三组,清岭眼神往我这边扫一下,像在找节拍。我把手心摊开,亮出一颗薄荷糖。

    她笑,步幅稳住;陆行之在对场,秒表倒扣,没有催,只在交接区前一格低声:「准?」

    她点头,他才松手。两人的节拍乾净地对上——先问再交。

    看台旁边突然冒出一个把长镜头举过h线的人。这回不用人提醒,旁边的同学自己把他拉回线外:「h线内,禁止靠近。」

    我听见,心里那块石头落回原位——有些事,不必靠谁站在最前面,规则已经长出腿。

    练习结束,清岭绕场慢跑回来,远远朝我抬了抬下巴:「喝水。」

    我接过来,冰意贴在掌心。她问:「需要抱两秒吗?」

    我看了看四周,摇头:「今天不用。」

    她「嗯」了一声,往後退回那一只手距离。

    陆行之从器材室拎出拖把,把内圈一截Sh痕刷乾净,像把一件小事收尾。他经过我身边,只留一句:「明天我把粉笔线重画。顺路。」

    傍晚,广播站播出「不点名道歉」。声音是那个大一生的,短短一段:「我以为在做宣传,却没走流程。以後先问,再按。」

    我停在楼梯转角听完,没有额外的情绪起伏。哀有一点,但不是对自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