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诗笺 (第2/3页)
“皇娘姨。昨夜我与御知去含凉殿见过圣人。他说与你谈过为公主招驸马之事。” 常皇后瞥了眼安别,将身子端坐了起来,手举着茶杯想了片刻,才笑着放下了。 “我曾与圣人说过此事,但是那都是许久之前的事了。当时圣人并未应允,这回终于情愿了。” “皇娘姨,嫁人是什么样的?” 皇后叹口气,伸手抚着她肩上,两眼出神,想起自己当年嫁过王府的情形,眼神逐渐变的复杂。 那时,他是圣人最不喜欢的三子颖王,封地西北多被凉国侵袭,历年战火连绵,总是穷苦不堪。宗族虽有不忿,但圣人指婚谁敢不从,原以为那颖王多是飞扬跋扈之辈,谁知他却文秀武卓,蛰伏数年后又四处征杀。终于历经万险荣登大宝,自己也随着他踏上了这世间女子皆为憧憬的后位,可韶华易逝,君恩难测,其种辛酸,怕也只有自己清楚。 “若我没有猜错的话,圣人应该还没有选定,只是吓唬公主罢了。若是遴选起来,怎么也要月把日子。这人选上,左右莫不是王室宗亲或是两省阁老家的公子了。再不济也得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才行,不过近年并未听说哪个后生一枝独秀,想必最后还是哪个阁老家的了。” 安别呆坐着,未曾听见她说了什么,只是低头思量。自己与御知一同长大,情同姐妹。若她嫁做人妇,自己怕是只能在宫里寂寞得待下去了。往前从未想过这些,如今猛然间有些恍惚。也不知道吴兴到底是什么样子,将来若不想在宫里呆了,或许可以与母亲回去散散心。 皇后见她在那坐着搓手,便招呼人拿了两个暖手炉过来与她揣着,笑着问道。 “你也不小了。可有中意哪家公子,说与我听来?” 安别被她问的来不及防备,一时局促起来,脸上泛起红晕,娇羞的低下了头。 “皇娘姨。你怎么突然问这个了。” 常皇后见她答非所问,便知她心里有了春事。不由得为之担心。 “许多事情你尚糊涂。这世上,外间的许多辛苦你都未曾体会。你母亲不常与你道,是怕你多虑。这许多年过来,我方明白这一件道理。女人这辈子,只要夫家妥帖,便可衣食无忧,平安和谐。若论才子佳人,白头偕老,那都是书里的胡话。你从小听话,长辈也不曾担心,如今长大了,我也不甚管你。但你切莫使性子,负了咱们吴家一片苦心。” 安别放下茶壶,低着头暗自思虑,心思满是柳青那封诗笺。可是眼下皇后说的好似真切,仿佛已有将自己出嫁的打算。从前听说书人说的那些故事,女子皆是宗族父母指婚,秋风团扇,或...团扇,或哀或伤,叫人可惜可叹,没想到今日也落到了自己头上,一时间心内慌乱起来没了主意,只得有意无意的吭声应着。 几声钟响传来,安别如释重负,赶紧起身。 “外间散朝了。我这就去东宫与太子哥哥赔礼。”说罢便招呼腊梅取过点心,快步出了承坤殿。 常皇后见她迈步出宫,嘴角略微动了动,低眉唤过了露珠。 “圣人散朝必是累了。且煮些醒神的,随我送过去。” 安别拎了点心,迈步往东宫太子殿赶去,想着他回来还得片刻,便慢慢的路边赏着花草。内苑之中皆是王亲居所,其装饰华丽皆是金碧辉煌皇家之相,饶是皇后清俭,殿外也种了不少牡丹,茶花,兰草,秋菊诸多四时花草,时常有人打理,看起来总是郁郁葱葱。唯有太子的静学宫里只中了些应景的桃花梅花,其余的莫不是常见易长的冬青,斑竹,四季草,惹的整个宫里外都是些绿颜色,别有一番清雅。 “meimei!” 安别听见身后一人喊自己,便知是他回来。 “豫霄哥哥”。 崔豫霄虽比御知安别只大过几岁,可这加冠礼才过了几年,就愈发生的成熟稳重。虽然如今尚未许他自开府衙,或是对故去的韦妃仍有愧疚,或是看他德才敦厚,但如今圣人愈发的疼爱这个文雅的次子,叫了朝上几个老臣教学,又时常带在身边同朝议事,提醒一二。 说是居在东宫,可他总是在书院里与夫子进修,对众前辈甚是谦卑,如今都说太子对百家典籍市井杂学统统滚瓜烂熟,甚得诸人喜爱。如今这身金玉华贵的朝服也难掩他身上清雅的气息了,眉宇间自有几分书生的儒雅。若不是这身朝服,整个人便活脱是个学子。 “豫霄哥哥,怎么就你一人,琰哥哥怎么没有随你课业。” “齐王兄昨日被父皇责骂,今日在陪父皇手谈听课,这便放我回来了。走,进去与我坐会儿。” 两人进了正殿,西边是书房,四周高阁漆红,各类经注典籍堆的满满当当,东边进了一扇竹制的孔子讲学屏风,转过才是寝居。安别知他整日呆在书房,便将点心小心翼翼的搁在了西厢房门口的方桌上。崔豫霄见她谨慎仔细,赶忙过来挑起点心盒,笑着伸手拉她。两人就近坐在案几旁,便将身边的内侍都屏了出去。 “meimei又不是旁人,怎得每次来静学宫,都这么拘谨。” 安别咧嘴笑了笑,心里很是高兴。这个哥哥虽然不是自家兄弟,但从小便与御知追着他一起玩耍。御知生性活泼,与她玩久了便觉得累,这个哥哥反倒安静的像个姑娘。从前,几个伙伴总是丢下内侍,悄悄躲在梨园花丛里赏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