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手记_定期治疗、故乡、C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定期治疗、故乡、C曲。 (第2/3页)

不过b起药平常记得好好吃三餐b甚麽都重要。」

    接着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阿对了,琪丝族长找你,等等就先去见他吧?大概是要更新你的证件吧。」

    於是,谢过了护士姊姊後我离开了保护区往猫人的村庄移动,其实人类保护区原本就是沙漠猫人族村落的一个设施,所以虽然说往村庄移动不过也就是打开了道门而已。

    但似乎是为了守护仅存人类的某种……尊严之类的吧?名义上这里还是算国界——虽然我真的很怀疑现在的人类有人还会在乎这个。

    人类与猫族似乎有过很长的一段缘分,听老一辈的说法在远古时代人类还很多的时候人跟猫的立场其实是相反的,所以猫族是基於一种报恩的心态在保护这个时代的人类。

    也多亏这样人类这种脆弱的种族才能一直坚持到现在还没灭绝。

    不过古时候到底是什麽情况现在根本没人知道了,如今在人类、在我的心中对猫人们只有一种类似孩子看着家长般的情怀。那是一种包含着感恩、想要回报、又因为什麽都做不到而措手不及的微妙情感。

    像这样,脑袋里想着许多事走在猫族的街道上。

    或许是因为回家後心情放松了下来吧?虽然现在是和平的世界加上人类有濒危生物保护法在,但旅行中基本还是得维持某种程度的警戒。能完完全全相信自己不会出事的地方也只有家乡了。

    难得的放松似乎让脑袋开启了某种机关,有好多好多的想法一拥而上。旅途中来不及思考的事、打算慢慢咀嚼的事、关於人类未来的事、关於大哥哥的事,好多在之前因为有更优先事项而被搁在一旁的事全都涌了上来。

    或许,这就是一场旅行结束、另一场旅行还没开始的时候特有的现象吧?或许大哥哥每次回来後也会有这种状况?或许这会是个被将来的我视为理所当然的现象?

    不管如何,这种感觉很舒服。

    有种我确实经历了些甚麽的感觉,我不再只是个永远生存於病房内的孩子了。

    日复一日的日常原本让我的脑袋处在几乎空白的状态中,而如今我的思绪里好多好多想要去的地方、想再去一次的地方、觉得可惜没达成的事、因为达成了想要跟人炫耀的事。许许多多的想法彷佛要填补过去的空白般不断不断的缭绕着。

    想到这,突然有个感触。

    究竟是多少的巧合与幸运让我可以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的旅行呢?

    如果没有如同家长般的猫人们照顾、如果没有姊姊还有大家彼此扶持、假如没有碰上大哥哥,现在的我又会是怎麽样子呢?一GU感激的心浮上了心头。

    总觉得,绝对不能忘记的事似乎又多了一个。

    於是,想着想着就来到了一座帐篷前。

    以商队闻名、与全世界都有所接触的猫人族科技绝对不会是落後的,他们有能力建造诸如人类保护区这样先进的医疗兼保护设施,但或许是由於传统吧?古早时期身为游牧民族的他们居所仍然习惯以帐篷为主。

    嘛,虽然说是帐篷但也不是一般人观念中那种露营时的帐篷。

    该怎麽说呢?有种「帐篷终极进化型态」这样的感觉。

    据说里头的主要构造先是把矮人产的一条条软钢交叉编织成一个彷佛巨大竹篓倒盖的钢骨骨架、然後内部在经过JiNg密计算的位置撑起直柱并cHa入地底,靠这两者做为主要骨g。

    而覆盖的材料则是选择羊毛毯之类的厚实材质层层包裹,也由於这样所以在冬季时完全不用担心保暖的问题。

    而因为主要材质是毛毯,所以这些帐篷也被称为毛毯帐。

    话说回来毛毯帐一般是有门跟窗户的喔,光这点就跟普通的帐篷不一样吧?

    说是这样说啦,但我们一般还是习惯称呼为帐篷。因为我们基本上都有「出外时的帐棚是帐棚,自己家的帐篷是毛毯帐。」这种观念,所以不会特别在语言上去做强调。

    只有在例如交易时,话里需要明确区分帐篷与毛毯帐的时候才会讲毛毯帐。

    曾经有人开玩笑说沙漠猫人族如果真有决心想要躲人,整个城市一个晚上就可以消失到连痕迹都不剩。这句话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好拆好装的帐篷。

    不过以现在来说这句话当然是夸饰法,因为如今早已定居下来的猫人族为了各种安全要素基本上也是把混泥土建筑普及化了,虽然基本上都只有一层。

    而帐篷一般只用於住家而已。

    阿,也由於这样所以对猫族人来说有「YIngbaNban的是工作用的房子,毛茸茸的是住的房子。」这样的直觉反应在喔。

    总之,我面前就是这样一个毛茸茸的房子

    我敲了敲门,然後直接推门进入帐内。

    这间毯帐并不是村里最华丽的一个,以其他相同身高的种族来说差不多就是普通单层楼民宅的大小。如果是外地人大概绝对想不到这里就是族长家吧。

    猫人族族长,个X有点奇特,其中最先会被提到的就是他坚持所有的村民包括人类都必须喊他mama。

    所以我一进门就先打了招呼。

    「琪丝mama,我来了。」

    「阿,我才刚想你差不多要来了。一起吃个东西吧?」

    正在炉子边忙着的琪丝看上去完全就是个普通的典型猫人主妇,他一面招呼我一边熟练的用勺子拌着酱料。

    闻着从小闻惯的孰悉味道,回家了的感觉就更浓了。

    说起来猫人族的饮食有个特sE--所有东西基本上都可以拿着吃。

    据说这也是游牧生活留下来的传统,为了在移动时也可以吃饭所以主食大部分是饭团、面包、r0U串、乾货等等方便单手抓着吃的东西。

    但自从定居下来、生活习惯改变後,「吃」也稍微有了些变化。

    只见琪丝mama拿了两个木盘放到桌上,然後在其上各放了一颗表皮烤的h澄澄似乎挺sU脆的饭团。

    其实基於拿着吃的传统我们就该拿着饭团这样直接吃的,然而开始追求饮食变化的猫人们在定居之後多了一种新吃法。

    只见琪丝用勺子将饭团就这样敲碎,接着将刚刚调好的酱料淋了下去,最後再撒些乾香料,一道我从小吃到大的汤饭团就完成了。

    1

    「来,边吃边好好聊聊吧。」

    这也是游牧民改不掉的习X之一,基於大部分的东西都可以拿着吃,我们吃饭时不另外做些什麽就是会觉得浑身不对劲。

    所以就算随着定居产生了汤饭团这类得用餐具吃的料理,我们还是习惯例如边吃边工作、边吃边打牌之类的饮食方式。

    这种饮食习惯完全T现在传统宴客上,围成一圈摆好的宴席、圈内却是舞池。吃饱就下去跳、跳到饿了出来继续吃,直接把饮食跟玩乐捏在一块,可以这样闹上一整天--仔细想想超不健康的说。

    总之,好久没吃到家乡菜了,迫不及待的舀一勺送入口中。

    「呜嗯!」吃到美食时特有的反应,一阵sU麻自下巴传来。

    饭团由於先烤过,就算浇上了酱汁也不会轻易软掉。被压碎的烤饭团变成一块一块类似锅巴般散发着焦香味的sU脆物,满满r0U香的酱汁裹在上头刚好与那GU焦香互相搭配完美融合。

    嘴里传来咖滋咖滋的声音,那种sUsU脆脆的口感实在让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或许是一种对家乡味的偏袒心理吧?就算去过了不少地方,要我选我还是觉得这个最好吃。

    「或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