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7章 漕运与海运之争 (第3/4页)
量大,消耗小,只要官府能同意,那是小事一桩。” 因为台州府只能先走海路,然后转道运河北上,几乎可以贯穿整个大明南北。 这样的模式不错,一路走一路卸货,能节省许多分销的成本。 可目前大明的商船想下海,那真是件难事。 方醒想了想,就去找朱瞻基。 朱瞻基一听走海运,就为难的道:“德华兄,运河即将全线贯通,已经有人在提废海运、陆运之事,改走漕运。” 大明的北方囤积了大量的军队,以后还要迁都,所以很多物质不能自给,这就需要从南方运送过去。 在目前,这种输血式的运输有两种方式:陆运,海运。 陆运人吃马嚼的耗费大,而海运则是风险大,一旦遇到风浪,整个船队能剩一半就算是不错了。 在朱棣驾崩后,大明的海禁政策越来越严,到最后干脆就一把火烧掉了宝船的图纸。 烧掉宝船的图纸不可怕,可怕的是居然把航海资料和安南图册也烧了,而且此举在当时得到了文官系统的一致赞誉。 当然,后来有人说刘大夏并未烧这些资料,只是在皇帝想索取这些资料,探讨是否可以再次重现郑和下西洋的盛况时,把那些资料都藏了起来。 “海运有天然的优势。” 方醒不得不再次摆出教诲的姿态说道:“走运河,姑且不论船只大小的问题,咱们就说说要维持运河的畅通,我大明要养多少人。” 运河每年都得要疏通,这些费用和人力都是沿岸的各地政府筹划,计算下来,成本比海运多出一大截。 而且运河还带着收税的功能,在各个地方设卡,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