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倒计时_第九十四章(我要小郎随军去西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我要小郎随军去西北。...) (第2/3页)

使这些不入流的腌臜招数,说不定就等我入套,反过来举发本将害我性命!”

    众将士肃静。

    愕丹便又说道:“现在将他的头挂到寨门口,告诉大夏人,要么堂堂正正来打,少使些恶心人的计谋。”

    话音一落,众将士高举兵矛长嚎一声,震得天都山群鸟飞出丛林。

    愕丹经过李敏学身边说了句:“李大人,您还担心我提防不住大夏人的阴谋诡计吗?”

    李敏学不知他为何特意说这句,只以为是回应数月前他劝谏愕丹的话,当即说道:“将军自是思虑周全。”

    愕丹蓦地冷下脸:“那么李大人以后也不必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可别转身就跑去泾州知府那儿告密。”

    李敏学脸色骤然一变,嘴唇讷讷半晌开不了口。

    愕丹得意地离开。

    李敏学苦笑,本意是通过泾州知府之口说出这里的情况,令愕克善早做准备,如果他开口,愕丹不敢不从,谁能料到愕丹能刚愎自用至此,竟以为他是心存不满、擅自告密。

    怕是得罪愕丹了。沉重叹气,别的将军元帅不敢得罪监军,唯独泾州蕃兵的监军需要时刻小心,也是他倒霉。但是倒霉他一人便也罢了,能令愕丹警惕点却是好事。

    ***

    同年夏末。

    大夏派出三千骑兵强攻泾州天都寨,兵败被俘,二王子拓跋明珠当即派来使请求和谈,但被俘获的三千骑兵自称他们愿意归顺西北蕃兵。

    愕丹皱眉,直截了当拒绝,便准备将他们发放到南方,不料那三千骑兵首领跪地真情实切地说道:“求愕将军收留我和我弟兄们,我等愿为将军和愕家军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将军有所不知,我们虽说是党项人,可血脉里有一半留着羌人的血,心心念念是族人、是西北族地,若不是大夏当年掠夺我西北族地、牛羊和女人,我等怎么会在那背祖忘德的肮脏之地出生?而且这些年来大夏国君穷兵极武,尤其近三年,百姓苦不堪言,军资拖延、贪污,粮草总是在路上迟迟不来,弟兄们实在是活不下去才来投奔您。”

    “愕将军,我等身在夏国,时常听您和愕元帅、以及愕家军战无不胜的威名,早已心生敬仰,恨不能重新投胎入愕家军。我们这三千弟兄不是投奔大景,是冲您、冲愕家军,冲咱们西北蕃兵而来!”

    愕丹饶有兴致地问:“怎么,你们都知道我愕丹的名声?”

    那大夏骑兵首领瞪大眼睛,十分震惊崇拜地说:“您是大夏军队无人不知的铁壁将军啊!正因为有您守着天都寨这道天堑,大夏才会几十年不敢冒犯泾原路,这泾原五州百姓才得享数十年的安宁太平!俱是您和愕家军的功劳,您的威名,怎会不知?”

    “哈哈哈……”一番话拍得本就好大喜功的愕丹格外开怀,他倒是有些意动,只是还很犹豫。

    骑兵首领瞧出他的犹豫,立即献策:“将军可以将我们三千骑兵拆散,分至天都三十六寨军营里,如此一来,便是我等有异心,力量薄弱也成不了什么大事。更何况您将我们收留下来,便是弘扬您唯才是用、有容乃大的德行,西北蕃兵不是更敬仰您吗?大夏有意归顺的一部分党项人、羌人听到您的名声,也会拖家带口、争先恐后地投奔您,说不定会因为您德行出众,而拥戴您成为蕃兵之首。”

    听到蕃兵之首,愕丹不由眼神一动,确实被说动了。

    但他还是要装模作样一番,让人下去,他思索后再说,那骑兵首领见好就收。

    果不其然三日之后,愕丹收下大夏三千骑兵,并将他们打散编入天都三十六寨军营,而当他做完这一切的时候,李敏学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惊恐万端,觐见愕丹,陈以利弊,说道:“大夏人刁滑阴恶完全不可信,将他们打散编入军营很可能会被摸清边防情况以及排兵布阵的具体信息,如果里外呼应,便能打个措手不及,而天都寨离泾州很近,一旦攻下天都寨便能直下泾原路。十万蕃兵仅有两万驻守泾州,大景禁军也在原州驻扎,兵贵神速,若赶不及则危亡当前。还请将军三思,速将大夏骑兵召回来,押送至后方。”

    愕丹却觉得李敏学是故意卖弄才学,自以为是,否定他的威名和愕家军骁勇善战之名,刻意夸大大夏战力,便心生不悦,随便找个理由草草打发李敏学。

    被遣出帅帐的李敏学失魂落魄:“却是大难临头不自知。”

    他定一定神,准备寻求援兵相助。

    可惜还没等他动身,仲秋之际,打散编进天都寨三十六军营的三千骑兵骤然发难,联合大夏里应外合,由拓跋明珠担任主帅、原宰相高遗山担任副将,率领十万兵马强攻天都寨。

    愕丹兵败,弃寨而逃。

    元狩帝提笔批朱红,便有人来报,道是临安郡王求见,他头也不抬:“宣。”

    “李姑娘和徐大夫到了南诏,托人寄回来鲜花饼和一些玉石,也不知道徐大夫怎么做的,路途遥远,那鲜花饼也没坏。”

    “别说了。”

    他赔了五十万两白银,转头却和泾州知府蒙天纵狼狈为jianian,由蒙天纵呈上表奏折子,道是:大夏十万兵马骤然发动突袭,被天都寨守将愕丹、泾原军元帅愕克善杀得落荒而逃,可惜监军李敏学、宁安寨守将不幸战死。

    “这我比您更清楚。”霍惊堂甩开元狩帝抓他胳膊的手,斜靠着扶手说道:“蕃兵只听当地世族命令的确麻烦了点,但是世族不听话换一个就是,愕克善欺上瞒下,藐视朝廷,枉顾将士性命,便换个蕃兵首领推上位,反正西北世族不止一个。”

    愕克善同意和谈。

    霍惊堂:“鄜州折氏。”

    他就是还不死心,还想推霍惊堂上位,奈何他不配合,一副准备跟赵白鱼白头到老的架势。

    自三年前中刀再醒来,霍惊堂不可言说的将赵白鱼当成易碎的瓷器娃娃来照顾,也不知道哪点就戳中他的癖好,连赵白鱼的衣服穿搭都由他亲手安排,简直是乐在其中。

    李敏学临危受难,接过指挥权,派人前去距离最近的宁安寨请求支援,那宁安寨是第二道防线,突然受命,匆匆忙忙也只召集三千骑兵抵抗。

    元狩帝:“如今西北兵力六十三万,分布陕西四路、河东一路,单是蕃兵便有十万,还有两万膘肥体壮的马匹,为我大景所用则是如虎添翼,若是弃之不用必为大患,可是蕃兵与大景朝廷有些隔阂,更愿意听从当地世族的命令。”

    但也只有元狩帝身边的人认可他的观点,那话要是叫其他人听见只会觉得他瞎琢磨,归根结底不过是帝王妄想cao控所有人罢了。

    “我——”元狩帝语噎。

    元狩帝:“两者皆有。”他走下来,扶起霍惊堂朝旁边的座位走去:“愕克善是西北世族出身,也是蕃兵之首,他在就能镇住蕃兵,同时大景对他的恩赏便是对蕃兵的态度,所以朕得忍着他。他祖父、父亲大节无亏,对朝廷忠心,对蕃兵恩威并施,也算是名将,奈何老愕帅病亡,把蕃兵之首的位子给了愕克善。这愕克善初期还算克己奉公,最近几年去那里的通判、监军除了病亡,便只有夸他的活了下来。朕又不是傻子,能看不出问题?”

    魏伯去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