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倒计时_第四十四章(他们想息事宁人,霍惊堂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他们想息事宁人,霍惊堂偏...) (第2/3页)

腹大患,陛下不可能任由他龟缩在扬州而没有监视,所以有些事,陛下心知肚明。只是天高皇帝远,总有暗度陈仓的法子,比如……屯兵造反!”

    郑国公告诉六皇子:“部将拥兵自重尚且难以容忍,何况是屯兵篡位。所以我猜陛下不知道屯兵养兵的事,否则他平静不了,东宫也没有这份闲心来信和你交易。”

    郑国公:“局难破,并非没有保全自我的办法。你来说说,东宫和皇后打什么主意?郑国公府该如何从这次的局面里脱身而出并获利?”

    六皇子:“局难破,但是可以降低棋局的难度。父皇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便如他所猜想的那般,只揭开局面里的‘其一’而掩‘其二’。东宫让出靖王手里的西北军,和郑国公府合作,可以安怀德为突破口,用他手里那本司马骄贪污的账本和这些年往来书信,换他们在淮南屯兵养兵这一罪行变成永远的秘密。”

    “靖王杀朝廷命官、动赈灾银,偏偏手里有免死金牌,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只要东宫承诺日后多加关照,或可说动安怀德。相反,如果捅破淮南屯兵养兵这一绝对触动父皇杀心的罪行,东宫和郑国公府不好过,靖王也绝对好不到哪里去。不能诛九族,便夷平三族,杀不了靖王,杀他妻儿族亲,便是活剜凌迟,也要靖王眼睁睁看着,叫他往后生不如死、痛不欲生——”

    六皇子说到活剜凌迟时,神色并无太大波动,不觉得心狠手辣,只是说:“能让人活着比死了更痛苦的办法多得是,深恨靖王的父皇有什么做不出?”

    郑国公笑了,深深地凝望六皇子:“边境蛮荒之地,狭□□仄如湖泊鱼塘,已经不适合你施展才能,只有京都、只有我大景朝美好河山才配得上你的抱负和才智。一个大国的治理不外乎经济、政治和军事三者间平衡,你已在军中站稳脚跟,两江有贵妃娘娘和国公府打下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唯朝堂政事练出来的城府,需你亲自进去,亲身感受一番。满朝文武,三司二府、三省六部,只有驯服了他们、驾驭得住他们,才真正有资格去争那个位置,否则挣来了也坐不住。”

    六皇子深深鞠躬:“孙儿谨遵教诲。”

    郑国公拍拍六皇子的手臂说:“你不比储君差,陛下也未必没有看重你的意思。到了京都府,谨记三思而后行,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郑国公忽地想起长子不由摇头:“你大舅活到这把岁数,还不如你沉稳!他一不好赌、二不贪财贪色,就是好大喜功!无论官场还是从军打仗,最忌讳好大喜功,容易冒进,一旦冒进就中圈套,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军中打滚多年,耳提面命多年,一回京都就撒开驴蹄子跑,掉进小钦差挖的陷阱里还洋洋得意,那小钦差比他大儿子还小!”

    年纪一大把的郑国公脾气依然火爆,拍桌骂骂咧咧:“脸面给老子丢到粪坑里去了!临安小郡王比他小一轮不止,他以前就非要跟小郡王比行军打仗的本事,样样比不过。一回京都,又跟一个比他小两轮的钦差比心眼、比官场谋略,被坑成缩头乌龟的样儿!听说小郡王和钦差还是夫妻?啊,你说说,比武比不过人当丈夫的,比文比不过人当小媳妇的,老子都替他丢脸!”

    郑国公骂儿子不是一天两天,词汇量庞大,六皇子习以为常,何况都是他长辈,怎么劝都不是,不如沉默以对。

    六皇子盯着几案上的信纸,回想他那位好大喜功但不算笨的大舅在信里提到的小钦差。

    赵白鱼,赵氏四郎……现在该叫五郎了。

    和他、赵钰铮同龄,出生时间相差不远。

    赵宰执位高权重,深受元狩帝信任,彼时皇后和贵妃都想拉拢赵伯雍,便时常让小辈们玩一块儿。

    太子、三哥、五哥他们和赵家前三个郎君年龄相仿,差不多同时间启蒙,而赵家三个郎君尤为爱护家中幼弟,经常或背或抱着小小的赵钰铮一起参加同龄小孩的各式各样的活动。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六皇子前头的几位哥哥都对赵钰铮表现出极度地宠溺和喜爱。

    比赵钰铮大了两三个月的六皇子,经常和赵三郎一起让着、护着赵钰铮,也去过赵府,通常在赵钰铮的院子里聚首。

    偶然一次为了抓跑出去的猫,误入一个偏僻破败的院子,霍昭汶在那里见到赵白鱼。

    小小个,五头身,皮肤很白,眼睛像三哥养的那只小鹿,蹲在院子里轻轻挠着白猫的下巴,而那只脾气火爆、见人就咬的白猫在赵白鱼面前表现得异常温顺。

    霍昭汶喜欢好看的人,这也是他宠着顺着赵钰铮的原因,满京都没有哪个小孩比赵钰铮更漂亮,所以他在偏僻的院子里见到温柔漂亮没有半分骄矜之气的小赵白鱼,立刻心生好感。

    “怎么?”

    霍惊堂笑了笑:“小郎未免看不起自己,哪里用得上我帮你走关系?”

    他们想息事宁人,霍惊堂偏要捅破天!

    ***

    赵白鱼放下卷宗,坐在霍惊堂对面:“为什么?是郑楚之想到解局的办法了?”

    同在牢里的司马骄死里逃生,如释重负,从淮南到京都府这段时日里,终于睡了一个好觉。

    太子:“他在定州多年,什么部署、路数,我们都不知道,还不如调回京都,就近观察。何况我们的势力在京都盘根错节,掣肘六弟不是轻而易举?再者,八叔手里的西北军不是我们说让就让得了的,那是父皇嘴边的rou。说是让,不过是不把人安插1进去,可我没记错,陕西省安抚使明年春结束任期,孤有意调京兆府府尹蔡仲升担任安抚使。”

    霍惊堂懒洋洋地掀起眼皮:“说不准,我估计会有不少人来抢小郎。刑部和大理寺不太可能放你进去,九寺五监算是闲差,一般没人去、也不希望有人去,闲差说明稳定,没什么空缺不说,人情关系比任何一个部门复杂。兵部……你不是武官,进不去。剩下吏、工两部,盐铁、度支两司有机会能进。”

    “三司啊……我看悬。”赵白鱼说:“我这两天去吏部述职,里面起码三四十个地方官在等三司的缺,尤其是京都府这边空出一个都商税使的缺,基本奔着它去的。”

    赵白鱼无奈,指着桌面卷宗说:“我才外放几个月,冯春山就以公务繁忙为由提拔底下的人顶了我的缺。我一回来就得跟新少尹做交接,要么回去还从判官做起,要么辞职,我懒得在冯春山那种人底下继续办差,干脆辞了。”

    郑楚之思虑过后赞同:“就这么做。”

    于公于私,霍惊堂都不可能放过靖王,便不会容许东宫和郑国公府等人的计划成功。

    五皇子心情大好:“自然。接下来,我坐着看好戏就行了。”

    幕僚:“不如修书一封,令人快马加鞭送到扬州靖王的手里?赈灾银一事瞒不住,靖王手里的西北军必然要收回,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