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小郎怪我?...) (第3/3页)
悄凑过来问怎么回事。 他说他本想努力一把,差点烧了厨房,被砚冰赶出来,自觉没有厨艺天分,无法为郎君洗手作羹汤。 “小郎怪我?” 心不由咯噔一下,听着声音怎么跟结了冰似的,错觉吧?不是刚看完小赵大人的来信,心情大好吗? 康王劝道:“陛下,汤热,还是放凉为好。” 太子:“不管怎么样,得让安怀德处理好这件事,两百万赈灾银必须由我们找到。只要我们先找到赈灾银,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 霍惊堂抬手搭着窗框,目光落在窗外茂盛的草木上,面无表情,只凝着一层薄薄的杀意。 换了身便装刚从外头调查回来的散指挥远远见状,同旁人说:“将军心情挺好?” 1 “下去!” 元狩帝喝完甜汤,盯着鱼竿,倒是主动开口:“皇后是来试探我,看我对赈灾银失踪的态度。” “是!”散指挥回身,手指抵在唇边发出尖啸。 康王心惊不已:“安怀德真就无法无天?” 京都大内,龙亭湖。 五皇子:“我明白。” 当然言辞没霍惊堂解读的那么犀利,实际温和而隐晦,甚至体谅霍惊堂当时是为他解急、救急,才借李意如请徐ming碧出山。 散指挥斗胆提议:“将军,趁现在立刻出手,迅速控制寄畅山庄,抢回赈灾银,才能戳破安怀德甩脱章从潞之死的打算,解救被关押在牢里的渔民。何况这件事要是被其他人先查到,赈灾银落在别人手里,用来大作文章,恐会连累将军您——” “标下跑死了两匹马,不眠不休三天,动用所有江湖人脉才追查到赈灾银的下落,绝无出错可能!” 他越想越觉得不太对,赈灾银被劫都不是太子和五皇子干的,安怀德是太子的人,所以赈灾银也不是他劫的。 1 五皇子:“我没有!风口浪尖,我怎么敢?我要是真碰赈灾银,就是皇子王孙,父皇也绝对会摘掉我脑袋!” “什么?” 大太监领命去回话,很快端回甜汤,元狩帝直接接过。 霍惊堂蓦地转头:“没查错?” “嗯。”霍惊堂:“下去吧。” 太子摘掉官帽摔在桌上叱问:“你是不是碰赈灾银了?” 然而此时的霍惊堂恼的不是靖王,那老东西跟他仅有的一点父子情分早在层出不穷的刺杀里耗干净,他真正气的是赵白鱼的第三封信。 话外有话,但事关帝后,康王可不敢随意接话。 康王百思不得其解,却听元狩帝说:“赈灾银被劫是图穷匕见。” “将军,我们来迟一步。渔家寨还是被当成替罪羊,安抚使那边的人证物证估计都已经准备好,就等三堂会审、画押定案,章从潞和两百万灾银被劫的案子恐就此了结。” 1 康王:“……” 散指挥悄无声息地上前,静静伫立在霍惊堂身后,想着等会儿再汇报,冷不丁听到将军问:“何事?” 他对李意如是何感情? “!”同僚倒吸口凉气,压低声音:“赈灾银被劫和靖王有关……那不是会连累将军?”转念一想:“可将军跟靖王关系不好,父子相处跟仇人似的,怎么会因此生那么大气?我刚在外头都听到将军呵斥了,自从将军开始拜佛,很少生这么大气了。” 听完描述,同僚不由惊奇:“将军心情不是很好?是因为赈灾银在寄畅山庄……可是这跟将军有什么关系?你怎么说它会连累将军?” 第二张信纸不写相思却通篇说相思,赵白鱼细数他在江阳县吃到的每一餐饭,聊起那儿的特产五香糕,说‘健脾养胃,于尔有益。每日三次至店家与之畅谈,店家终慷慨赠糕方’。 *** 元狩帝在钓鱼,旁边站着康王,不一会儿便有大太监匆匆跑来小声说皇后身边的内侍太监送了甜汤,正在外面候着。 “……在扬州寄畅山庄。” 送来的信件拢共才三封,满打满算只有一封在说相思,第三封满纸满语还都是别人。 1 元狩帝:“他不至于糊涂到这地步。” “陛下早就预料到安怀德的行动?” *** 元狩帝:“端进来,就说朕突然想吃皇后身边人做的炙鸭,晚上过去。” “在哪?” 一记直球正中霍惊堂心口,反反复复看这一句,食指摸得沾了墨痕才挪开,喃喃自语:“小郎才华横溢,怎么能有不会作诗的短板?淮南事一了,便请大儒教小郎如何作诗。” 徐州彭城外一山寺。 散指挥抹着额头冷汗说:“寄畅山庄是元丰七年,先帝赐给当时的八皇子靖王。” 重骑兵散指挥:“但现在我们只知道章从潞是死在安怀德手里,不知道赈灾银在哪里,也没有安怀德贪墨河道银子的证据,完全是一头雾水,无处下手,更别提救渔民。” 康王:“太子真敢碰赈灾银?” 1 康王:“是五皇子?” 同僚:“小赵大人来信,将军一大早看完一封信,在庭中耍枪,一整套招式全耍完,便拿起第二封信看完,就是眼下这模样,跟被什么山精鬼怪附体一样瘆得慌。”推搡散指挥,说道:“欸,有什么事趁现在说,就是出大纰漏,将军也不会发脾气。” 散指挥摇头:“可惜我带的消息不好不坏,浪费一大好机会。” 安怀德是利用赈灾银被劫,将章从潞被烧死的锅扣在乱党头上? 拨弄佛珠试图令烦躁的心重归清静,以往很有用,眼下却失效,越拨越乱,霍惊堂禁不住猜想赵白鱼为何为李意如特意写一封信来? 元狩帝摆摆手:“待我传个手谕,令子鹓留在淮南查明白,查不出来就留那儿别回来了。省得一天天闲着不干事,碍眼。” 霍惊堂翻身上马:“先留徐州暗中调查。” 信的末尾提及缠花藤,仅一句‘存于心口,珍之重之’,就够霍惊堂靠窗对庭中花草笑个没完。 二人同时看向庭院,深感唏嘘。 解开连接头盔遮住脸的披面锁子,露出霍惊堂俊美出尘的脸:“渔民得救,案子得查清,赈灾银也必须找到。” 1 所以赈灾银被劫究竟谁干的? “已查到赈灾银的下落。” 霍惊堂可不是会生闷气的人,当即提笔回信,就一行字: 言罢就朝霍惊堂走去,而此时霍惊堂已经拿起第三封信看。 十几名重骑兵原地解散,没入山峦,不见踪影,连来过的痕迹也被抹除干净。 旁人在救火,赵白鱼在庭中观看,觉月色如水,忽然想写诗,可惜词穷气短,没作诗天赋,‘只是朝山谒水,百转千回,我仍有为你作诗的心情,便不觉孤单’。 元狩帝:“我倒觉得喝完能凉心。” 可霍惊堂还是不悦。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文_学_官_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