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倒计时_第七十六章(轮到我们坐山观虎斗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轮到我们坐山观虎斗了。...) (第2/3页)

  “一切买卖如常,本官不会徇私报复。不过加价的话,本官放出去就没收回来的道理,阎老板也不希望本官丢脸吧?”

    “当然。当然。”阎三万撑不起笑脸了。

    “你放心,只要你们不针对本官,本官不会刻意找你们的麻烦。反正现在有钦差,我可不会自讨苦吃。”

    阎三万心里转过许多道弯弯,对赵白鱼的话只将信将疑。

    这人太邪门,不能全信。

    “阎老板还有事吗?”

    “没,没了。”

    “本官还有公务处理,就不多陪了。”

    阎三万秒懂:“老朽这就告退。”语毕就要退出前厅。

    赵白鱼朝砚冰使了个眼色,砚冰赶紧送人。

    送到庭院时,左边的廊道小门走出来三人,两个仆役和一个衣着光鲜的……麻得庸?

    阎三万擦擦眼睛,目送三人穿过廊道进入另一道小门,确定没认错,正是本该锒铛入狱的麻得庸。

    他朝砚冰手里塞钱,问麻得庸怎么回事。

    砚冰掂量着银锭子,四下环顾,小声说道:“那位,原先是洪州通判,犯了杀头的大罪,可人家背后有贵人撑腰,愣是捞出来了。”

    阎三万撑大瞳孔:“我听闻赵大人是出了名的青天,怎么会徇私枉法?”

    砚冰:“嗐,忠孝两难全。”

    忠孝……嘶,是昌平公主开口捞出麻得庸?

    阎三万这回是真相信昌平公主和赵白鱼冰释前嫌,就说母子间哪有隔夜仇?

    到头来受伤的还是他们赣商!

    小心观察阎三万眼底郁郁,砚冰抿唇偷笑,将人送走,回来把银锭子和阎三万的反应都说出来。

    赵白鱼伸着懒腰:“好了,现在由明转暗,轮到我们坐山观虎斗了。”

    ***

    赣商会馆。

    阎三万拍桌信誓旦旦:“我亲眼所见!麻得庸被当场逮捕,按理来说,肯定是人头落地的死罪,可他不仅没死,还穿得光鲜亮丽,出入自由,赵白鱼身边的小厮说是昌平公主开口……摆明就是母子联手,不,准确来说就是昌平公主的意思,是她接二连三地摆了我们好几道!”

    平老板脸色难看,但他对赵白鱼的偏见根深蒂固,还是觉得不能太相信赵白鱼的话。

    陈罗乌则是不停地拍头:“怎么回事?这到底怎么回事?赵白鱼什么章程,啊?他到底什么章程?一赴任就气势汹汹,官场落马的落马,盐商被砍头的被砍头,连粮商都被整得灰头土脸,到头来一句他也不想,就拍拍屁股不管了?把两江的问题全扔给了钦差?钦差究竟是圆是扁,是个什么名姓,一概不知,我心里怎么这么慌?”

    平老板:“不然,问问三爷?”

    “能问我就问了。倒春寒一来,三爷卧病不起,闭门谢客至今,我哪里敢烦他?”陈罗乌愁眉苦脸:“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

    他缓缓环顾房间里的赣商,语重心长道:“诸位都小心谨慎些,流年不利,不想死就别惹事。尤其是平博典,你那牙行问题不小,有些首尾虽说年深日久,但保不齐有心人挖掘。要是挖出来,萝卜带着泥的,可就不像前几桩案子那么好糊弄。”

    被点名的平老板不以为意:“知道了。”

    ***

    粮商复市,籴粮岁额赶在月底完成,全都搬上漕船,经东南六路发运司确认,全都运送到京都府去,两江这场刻意针对赵白鱼的危机算是平安解决了。

    此时京都赵府。

    “两江最新的消息是风波平息,赵白鱼安然无事。”

    “清风旅店……钦差就住这儿?”赵白鱼在旅店对面的茶寮坐着,压低斗笠遮住脸。“说是微服私访,又高调得谁都知道他住哪儿,但住了这么久,也没人知道他长什么样。有意思。”

    赵重锦已经在诸皇子中站队,钦差是某个皇子?

    “平老板好大的手笔!”

    赵白鱼回头看去,见走在前头的人居然是赵重锦:“钦差谁也没见,反而召见一个盐铁判官?嘶——钦差身份只高不低,二三品大员……要么是赵重锦以前的上差,要么是他恩师,召他问清案子。不过,还有另一种可能。”

    杯盖没有倾斜,更没有一丁半点的汤汁飞出。

    魏伯先走水路,再走陆路,终于赶在桃花汛结束前抵达江西,日夜兼程,天亮前就能抵达洪州。

    谢氏还没开口,屋里的嬷嬷便走出来,朝二人行礼:“见过老爷、夫人,今早先生布置考题,规定四郎在一定时限内答出来,怕是不能出来走动……”

    “钦差最近有什么动静?”

    心腹:“小的让人放了——”

    那心事仍陷在二十年前,但她似乎异常关心赵白鱼?

    1

    赵白鱼若有所思,和潮商们推杯换盏了会儿,瞥见有监视钦差的熟悉面孔进来,赶紧戴上斗笠和暗卫一块儿走了。

    谢氏突然激动:“天底下哪有当母亲的不在意自己的孩子?”

    “你是?”

    赵白鱼表情阴沉:“荒唐!”

    潮商:“你以为请扬州歌妓是来享福的?恰恰相反,是让她们来调1教瘦马。牙商牙商,一张嘴就能挣钱,手里没货,兜里没一个铜板,就是能挣大钱,就是做的无本买卖。这赣江沟通南北,船一出一进都是钱,船上载的货,什么都有可能。茶是货,盐是货,人也是货——”

    赵白鱼:“我想想。”

    潮商:“在这儿,赣商就是法,两江的官就是天。”

    赵白鱼:“实不相瞒,小弟运气一向还挺好,否则怎么会遇到几位义薄云天的老哥?”

    他记得赵重锦是太子伴读……钦差是太子?

    赵白鱼立即否决,元狩帝好不容易收拾太子扎根在淮南的势力,哪有转头就给他一个两江的道理?

    1

    潮商狐疑:“什么?”

    赵白鱼摇头:“前两桩案子历历在目,这回我不先动,要让别人去动。”

    “李得寿出入采石场,那采石场百分百是昌平公主的,平博典把人埋在那儿,摆明打着东窗事发后,祸水东引。”赵白鱼不由冷笑,“这些人,害人的心眼一个赛一个的厉害。”

    赵白鱼:“我是说,未免无法无天。”

    直到离开赵钰铮的院子,谢氏才低声询问:“四郎身边的吴嬷嬷是何时入府?”

    赵白鱼:“私下问访这套,除非连行踪都藏起来不让人知道。半遮半掩,行事都在别人眼皮底下,能问出个鬼来。来了好些天,好像还在原地打转,得想个办法帮帮他。”

    “小姓赵,祖籍京都,听说江西富甲天下,赣江里流的都是黄金,在下就变卖家产到这里寻找发财的机会,奈何时运不济,十进赣商会馆还是找不到做生意的机会。经人说,天下南来北往的商人如果到了洪州,寻不到门路就去牙行,要是面子够大,找牙商平老板出面说两句,什么生意都能搞定——唉,我这不是四处寻门路,想认识平老板吗?”

    赵伯雍:“我记得是四郎五岁时,经人介绍,说是擅长调理老人小儿体弱多病的身体,从根上治疗。自她入府,四郎的身体的确有所好转。”

    谢氏迟疑,似喜非喜:“……我?”

    暗卫:“怎么做?”

    1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