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倒计时_第四十二章(你别凶我,我会害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你别凶我,我会害怕。...) (第2/3页)

来的嚣张气焰,丝毫不敢起不敬的念头。

    虽说狗仗人势实属人之常情,就算赵白鱼被抢功,可他眼下还是钦差,还是郡王妃、宰相之子,没到真落魄的时候,哪是说踩就能踩的?

    也就信使见郑运副提起钦差满口轻蔑,一副抚谕使不足为惧的姿态便当真以为有圣谕撑腰就能对钦差不客气,张口闭口是钦差藐视朝廷和陛下,言语中仿佛他还想到御前告一状。

    须知他此番话真带到京都府,传到御史台耳朵里,保不齐又是一折子参到御前。

    换作旁人早寻个由头收拾这信使,反观赵白鱼只是吓唬,连刁难都谈不上,属实宽以待人。

    ***

    崔副官行动迅速,很快将肩扛枷锁的孙负乙带到信使跟前。信使抬头一瞧崔副官的脸当即吓软腿,脱口而出‘钦差恕罪’,但听崔副官嗤笑,指着身后的赵白鱼说他才是钦差。

    信使在临安郡王的威慑下始终没敢抬头,也就不知钦差真容,当下看清便懵了。

    这不是钦差身边的侍卫?

    他才是真钦差?

    满心疑问的信使回扬州复命,将此事告知郑楚之,哪料郑楚之不以为意,显然早就知道了。

    心里一合计,信使明白原来大人早知真钦差的身份,借此摆人家一道,搁谁头上都舒坦不起来,他还到人家地盘挑衅,可不是送上门的出气筒?

    信使苦着脸,自认倒霉。

    郑楚之又问他在江阳县还经历了什么,信使干巴巴描述白天的遭遇。

    郑楚之听完,摸着美髯笑说:“赵白鱼要是无动于衷,我就该担心他在前面挖了陷阱等我跳。他借你撒气是在内涵我,却也说明他输我一筹,此时正气急败坏。下去吧,令人即刻启程回京,免得夜长梦多。”

    信使退下,幕僚面有凝色地走出来:“我听钦差那番话似乎别有深意。”

    “危言耸听的小把戏罢了。”郑楚之摆手:“他在我这里跌了个大跟头,肯定要从别处寻回点脸面。不过我行军打仗多年,在外布故布疑阵之局时,赵白鱼可能还在娘胎里——他还是太嫩了。”

    幕僚:“打狗还得看主人,何况官场险恶,本就是你死我活的生死局,钦差技不如人自该服输,怎么还敢在您头上撒野?”

    郑楚之:“一条狗打就打了,就当是我给钦差赔不是。”摇摇头,他又说道:“钦差还是年轻,被我当垫脚石踩下去,咽不下这口气可也只能口头耍狠,我何必同他计较?”

    幕僚:“大人海量。”

    也因此,贺光友对高义和智绝无双之人毫无抵抗能力。

    “要是这条路走不通……”太子睁眼,看向窗外的天空说道:“要是走不通,只能拉下脸面找六弟聊聊了。”

    拿走赵白鱼手里的半颗松子,咬进嘴里,霍惊堂下巴靠在赵白鱼的头顶,紧紧拥抱着他:“官场险恶,我愿你平步青云,也希望你平安无事。”

    “文人歌功颂德的圣人书写得再好,也掩盖不了皇权至高无上的事实。帝命曰制,帝诏曰告,国法不能杀的人,皇帝能杀,国法不能放的人,皇帝能放。就像律法杀不了谋朝篡位的靖王,因为他有圣祖的诏令护着,陛下动不了他,是皇权输给皇权。”

    “贺大人过谦了。”赵白鱼端方君子,温文尔雅:“我还有一事要请贺大人帮忙敦促落实,便是由朝廷出笔银子安抚渔家寨,如果有人在牢里受伤,或造成残疾,也请按照大景律给予相应补偿和额外照顾。按大景律,三千渔民无辜被冤,是可以得到朝廷补贴的,事后我会写折子奏禀陛下,从后年的徐州税收里扣除。”

    霍惊堂:“贺光友在任四年的政绩确实可看。淮南眼下无人可用,小郎有意推贺光友一把?”

    五皇子思索一番,不放心询问:“要是这条路走不通怎么办?”

    贺光友登时痛心疾首,委屈小赵大人了。

    安怀德大肆抓捕渔家寨渔民时,贺光友极力主张证据不齐不能抓捕渔民,且竭力证明渔家寨世代安分守己,并无胡行乱闹、图为不轨之行,还因此被安怀德党派参奏,远在江阳县的赵白鱼亦有所闻。

    亲自送赵白鱼到门口,贺光友发现外边停着辆普通马车,里边的人撩开马车帘子跳下来,抬眼望来,连他看了也忍不住赞声轩然霞举。

    赵白鱼:“能不能得圣上青眼,还得看贺光友的个人造化。黄河改道,祸及淮南,并非一朝一夕,长此以往下去,水源和土地都会受影响,而且桃花汛很快又要到了,必须得为淮南留一个熟悉淮南还能干的官吏,带头修固河堤、河道,打好基础,以便后来人继任能好上手。”

    赵白鱼颔首:“大人留步。”

    朝官身在局中,猜不透看不明,惊慌失措之下寻到诸位宰执府求门路。

    霍惊堂把他剥完的松子全给赵白鱼,慢条斯理地擦手指:“街头的果脯店里买的,等会再买两包。杀一批、罢免一批,寻常流程,但主谋是我的好父亲,我也说不准。”

    赵白鱼还是低着头,闷声堵回去,不吃霍惊堂的马后炮。

    “大人在任四年,忧民之忧,急民之急,而使治下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此次洪患救灾赈灾,大人更是劳心苦力,夜以继日,陛下眼明心亮,都看在心里,白鱼亦是敬佩不已。”赵白鱼朝贺光友一拜。

    淮南徐州。

    霍惊堂霎时心软成泥。

    贺光友受宠若惊,连忙扶起赵白鱼:“子谅何德何能,能得高义之人过谦之词?小赵大人救恩师、孤身入灾区,献千金方,为还一人公道而斥淮南官场,是子谅平生最敬仰的高义之士。能得您一句称赞,子谅三生有幸。”

    太子叹气,眉宇间有隐忍不住的蓬勃的怒气:“如果私底下当真没任何往来痕迹就好了!司马骄这蠢货真栽女人肚皮上,他私吞淮南公款的账本在安怀德那里,我们每年拨给安怀德的银子都被他记录下来,正好能比对司马骄手里的账本,那是切切实实能扳倒孤的证据!”

    赵白鱼:“徐州遭此大劫,按理来说应该会免了明年的徭赋。你放心挪用,做好账目就行。”

    五皇子:“兵在安怀德手里,司马骄碰不到淮南的兵,私底下没有任何往来痕迹,屯兵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安怀德不让司马骄碰私兵,常气得他跳脚,二哥还曾怀疑他别有用心,眼下反倒成我们脱困的契机,有什么好担心的?”

    赵白鱼:“大狱之下,冤魂凄凄。虽然有为官不仁者,也有罪不至死者,官也是百姓,除了鬼神能定人生死便只有国法,不该因皇帝的一己之念、个人之私而枉死。”

    如果赵白鱼知道贺光友的内心活动就会知道这妥妥粉丝心态,但他不知道,只觉得欣慰,所幸淮南官场不是烂到无可救药。

    太子:“只要死无对证,真相还不是任由活人来说?何况死一个安怀德,还有八叔顶在前头。”

    他还亲自来接送小赵大人,观他气势面色虽不太温和,倒也谈不上暴戾,莫非京都府众人都崇尚江南的温柔似水?

    问话间,赵白鱼走到霍惊堂身侧说:“临安郡王,我家里那位,来接我回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