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臣请钦差,借我尚方剑。...) (第2/3页)
详。” 昌平:“我觉得自欺欺人很有意思。” 霍昭汶霎时明白她的意思,戏里的四品官一生清正,因他人陷害而错杀无辜,便自刎于公堂前,却是维护法不阿贵的公道天理,但它只存在于戏曲中,存在于落魄书生笔下的臆想,永远不可能存在于现实。 于昌平而言,极具讽刺效果,所以她很喜欢这出戏,每看一次便能嘲弄一次。 连霍昭汶也无法辩驳,他也不信世上有人会以死维护平头百姓的公道天理。 悲怆的唱词被暴雨遮掩,影影绰绰的,断断续续的,终也唱到落幕。 昌平脱下玉镯:“当赏。”而后看向霍昭汶:“你看我这公主府如何?” 霍昭汶:“极尽奢华。” 昌平笑了,“和这些年在两江挣下来的银子比,不过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霍昭汶眉眼不动,心微动。 “难不成姑姑想用这些年攒的银子贿赂侄儿?” “哈哈哈哈……”昌平捧腹大笑:“小六啊,即便我交出银子,你也会把这笔银子送进内库,拿它当你争夺储君之位的敲门砖,可是——”话锋一转,似笑非笑:“小六,你去姑姑的府库里转一转,或是把这公主府掘地三尺,也找不出一锭金银。” 霍昭汶当真令人掘地三尺搜索公主府,两个时辰过去,回来复命的人都说府库里是有些碎银和打赏用的金珠子,唯独没有想象中的金山银山。 昌平公主舒适地靠着椅背,脸上都是洞察一切的神情。 霍昭汶的气定神闲逐渐被昌平公主的有恃无恐击碎,他皱眉,将信将疑:“你把银子都转移了?” 昌平只笑不语。 霍昭汶心头疑虑越扩越大,在他准备发问之际,有人来报,道是江西漕司使赵白鱼求见。 “召他进来。” 刚才昌平一语中的,猜出来借兵的人是赵白鱼,电光石火之间,霍昭汶也想通砚冰出现的时机为何总是那么巧合,为什么每一步都在帮他、推动他查案,原来幕后之人是赵白鱼。 这不代表霍昭汶会感激赵白鱼,只会让他产生被愚弄的恶心和排斥。 不过赵白鱼能用、很好用,他还是昌平唯一的孩子,相貌和才情也像赵伯雍,昌平没道理不会偏爱他。 寻思间,雨势越来越大,好似要将天地都摧垮一般,湖中残荷也被打蔫,不远处的湖柳把腰弯得几乎与湖面贴平。 朦胧雨幕间,霍昭汶瞥见由远及近的赵白鱼的身影,扭头看去,不由愣住,一身青衣、浑身湿透,几缕乌发贴着脸颊和锁骨,而肤色白得像雪,唇却有些红,黑白红的色彩构成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从那灰蒙蒙的天地交接处走来,像只下山的妖,眼里藏着幽冷的火,凝视这红尘俗世。 昌平的目光触及赵白鱼,顿时转冷,看到他狼狈的模样,又觉快意。 霍昭汶说不出话,大概是赵白鱼的表情,或是他的眼神,流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震撼人心的平静。 “然后继续表面君臣相和,吏治清明,底下暗流汹涌,日子还是照样过,盛世之兆近在眼前……” “我知道你不服,不平,但是为几个人的公道而毁了天下人好不容易得来的太平生活,值吗?是,昌平是犯法,是杀了人,可那也是王月明授意牙行逼迫她不得不跳下这个陷阱,她也是为大景、为朝廷和百姓跳下的陷阱。功过尚且能相抵,为什么她不能?经此大案,两江官场势必回到父皇手里,再把昌平召回京都,幽禁起来,那比直接杀了她还让她更痛苦。” “知道王月明为什么把罪证交给你吗?因为他看出来了,当初也是他联合两江的官商逼我不得不参与进牙行拐卖良人的勾当,我知道他想借此拿捏要我命的罪证。你当他把罪证都给你是欣赏你、看重你?他是把这要命的难题甩给你!” 霍昭汶面不改色,实则已是心惊胆战,心生退缩,脑子一瞬闪过许多疑惑,元狩帝打算怎么处理两江和昌平?为什么偏偏将他派过来?他该怎么处理才能完美解决两江官场,还能全身而退? 赵白鱼摘下灯罩,点燃手帕,冷冷地看着火势快烧到指尖了才扔掉,侧身睥睨着昌平:“本官亲眼所见。” 他问:“公主犯法,你也敢杀吗?” 他看向赵白鱼,想知道他会怎么做。 霍昭汶嘴巴张张合合:“世间并非非黑即白……” 割让底线,不亚于割让城池,丧权辱国,死不瞑目。 昌平支颐:“小六,两江大案不该是钦差的职责吗?” 赵白鱼仿佛无知无觉地行走于暴雨中,霍昭汶撑着伞追上来,遮住他头顶的风雨,欲言又止。 “姑姑,您还是告诉我这些年攒下来的银子都藏在哪儿,否则侄儿也没办法保住您——采石场是李得寿名下产业,官府那儿还有记录,三百一十五条人命还有擅自离开江东大营的胡和宜,说来算去都和您脱不开干系。” “银子去了哪儿?嗯?你们说,银子应该去哪儿?” 赵白鱼:“不止耳闻,而是相交甚深。与你平分两江漕运生意,愚弄两江官场,买卖良人……互相斗过、坑害过,也联手合作过,每一笔每一账都被详细记录在王月明送到我手上的账簿里,凭这些罪证,本官也能将你先斩后奏!” 赵白鱼:“殿下怕是不知,圣上点我当江西漕司使便允我便宜行事,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笑话!”昌平呵斥:“先斩后奏,皇权特许,一向是钦差的权利,漕司使什么时候有这权利?你说陛下允你先斩后奏,可有圣旨?若是口谕,我却不认!” “你在找李得寿?”赵白鱼来到昌平面前,在不足四米远的地方,突然将手里提着的黑色布袋扔出去。“他在这儿。” 赵白鱼藏在袖子里的手在颤抖。 霍昭汶表情骤变,隐约猜到公主府里的银子去了哪里。 狂风呜呼,骤雨倾盆,湖对面的戏台又唱起血溅乌纱的剧目,那被冤杀的无辜百姓悲怆的痛哭在同一时间里,和杨氏那声询问,以及因一个采石场而全家被灭门的匡扶危的询问,似乎重叠在一起,在赵白鱼的耳边响起。 牵扯到帝王辛秘,就算他是皇子,也有可能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霍昭汶眉心一跳。 “赵郎是真的要我死!” 昌平瞳孔剧缩,身体下意识前倾,猛然紧握扶手,手背青筋暴突,脸颊绷得死紧,好一会儿才抬头死死瞪着赵白鱼:“他是先帝赐给我的老太监,护佑孤三十年,忠心赤胆,天地可鉴,今日你说不出一个杀他的理由,即便是我儿,孤也要你偿命!” 赵白鱼:“追根溯源,总有骨头软的官吏供得出你戕害无辜、私吞税银的证据,不需要多少,一两条罪证足矣。” 昌平的回应是笑得更猖狂:“我等着你,来毁大景的太平盛世!” 账簿? “才刚沾了三百一十五条人命的昌平公主呢?” “两江翻案的官吏虽然多,其实真正该砍头的重罪,也没几个。本王承诺你,手上犯人命案的贪官污吏,即使是二品大员如山黔、胡和宜之流,从严从重判刑,绝不手软!” 1 “谁来替他们伸冤?” 声音尖锐,仿佛一把盈满恨意的利刃刺进皮囊,辛辣刻薄地撕开所谓太平盛世之下的人命如草芥,和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所谓人间公道。 赵白鱼垂在身侧的手微颤,闷热的夏天里如堕冰窟。 而后她将目光投落到赵白鱼身后,似乎在寻找什么,可惜空空如也。 霍昭汶闻言皱眉,觉得奇怪,不过一个老奴,如何比得上亲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